第297章 英法俄的对策
“没有完美的武器,只有妥协的产物。”参谋副长马蒂亚斯-金特尔重复道:“我听懂了你的话,你就是在说6.4毫米x42毫米农场步枪,就是最优解。”金特尔笑问:“我说的对吗?”
“至少,目前看来,6.4毫米口径是最优解,我们已经在大凌河战场上验证过了,在奉天战场上再次验证过了,在朝鲜战场上第三次验证过了。”宁远自信地说道:“还是那句话,口径不是越小越好,没有完美的武器,只有妥协的产物。6.4毫米口径,是禁卫军着眼未来战场的大胆尝试。”
不待德国人开口,宁远追加强调:“德军是否改变步枪口径,对禁卫军没有影响,我们只是出于友好合作的关系,提出建议,要不要改,是毛奇总长和金特尔副长,以及在座的列位需要考虑的,不是吗?”
“我们还是先进行两种口径的对比测试吧!”金特尔副长说道:“我们让事实说话,自己亲自体验一下射击感受。”
“好吧!我们去试枪,听听普通士兵怎么说。”毛奇总长直接拍板。
有了毛奇总长的话,代表上午的会谈就到此为止了,所有人的心情都为之一松。
“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很好奇……”总参谋部第二处处长托尼-克罗斯突然饶有兴趣地问道:“英国的7.7毫米,法国的8毫米,日本的6.5毫米,俄国的7.62毫米,还有我们德国的7.92毫米,这么多口径,你们禁卫军为什么就偏偏选择了6.4毫米,这个非常冷门的口径?是怕敌人捡到直接用,还是为了特立独行,区别于别的国家?”
宁远和王招辉对视了一眼,喟然一笑说道:“禁卫军的步枪口径,决不是草率决定的(其实就是戈辉一个人想当然决定的)。我们禁卫军对英法德日俄,五国现役步枪对比测试之后,结合特区的度量衡标准,最后确定的最优口径,就是0.2寸,即6.4毫米。(完全是撒谎)”
在座的德国人都露出了纠结的表情,显然这个回答并不让他们满意。
宁远进一步解释道:“其实一点都不复杂,按照我们特区的长度单位,0.2寸是6.4毫米,0.3寸是9.6毫米,显然口径太大了,0.1寸是3.2毫米,口径太小了,0.15寸是4.8毫米,口径还是太小了,只能选择0.2寸,也就是6.4毫米这个不大不小,还算规整的数字,其实就是这么简单。正如圣经上说的那样——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
“上午,就这样吧!时间也快中午了,休息一下,吃午餐,下午射击测试。”毛奇总长再次说道:“在测试结果出来之前,再多的讨论,都是无意义的。”
下午,在柏林军事学院的射击场,测试7.92毫米口径的fA-1903-c和6.4毫米口径的fA-1903-c。
宁远、毛奇总长、金特尔副长、柏林军事学院的校长,四人围着一张小圆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随意地聊着。
不远处的连续枪声,丝毫不影响他们谈笑风声。
禁卫军代表、德军总参的代表、柏林军事学院的师生,以及毛瑟公司的代表,都在试枪。
枪声响彻校园,响了整个下午,50米、100米、150米、200米,不同距离都做了测试。
最惨的是20头肥猪,它们没有做任丧尽天良的坏事,却被固定在靶位上,结束了它们短暂的猪生。然后,被粗暴地解剖,确认钻入猪体内的子弹,造成的空腔效应。
所以说,很多时候,不存在对错,很多的生死,也不因为对错,完全在于高阶或者高等的群体,是否想这样做。也不要计较这些结果,这是常态,从地球上出现生命时就开始了。
在柏林军事学院枪声最激烈的时候,锡良的外事局团队,与标洛首相为首的德国政府达成了最后的协议。
晚宴上,标洛首相突然告诉锡良:“就在三天前,英法俄三国谈成了步枪口径统一协议。这里有你们的功劳。”
锡良摸了摸刮的很干净的下巴,半天玩笑道:“老天爷做证,我们没和他们谈过这个事情,就是想谈,人家也未必搭理我们。”
标洛摇头轻笑,说道:“但你们和奥斯曼和意大利,谈成了口径统一问题,然后你们又来到了德国,你们还要去奥匈帝国,你们肯定还会谈这个事情,他们受刺激了。”
英法俄三国确实在三天前达成了半自动步枪口径统一协议。
不是英国李-恩菲尔德步枪的7.7毫米,也不是法国勒贝尔步枪的8毫米,而是俄国莫辛纳甘步枪的7.62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