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310章 戈辉的德国之行(八)(第2页)

 

普拉滕哈特请求戈辉在柏林军事学院,讲一讲战役学。

 

戈辉同意了,但不一定非要回到柏林军事学院,在基尔海军学校讲也是可以的。

 

由于路程并不远,当天中午就到达了德国北部小城基尔。基尔海军学校的校长萨米-赫迪拉和王招辉一起在基尔火车站迎接。

 

当天下午,基尔海军学校的校长萨米-赫迪拉陪同戈辉和普拉滕哈特,参观了基尔海军学校,还见到了在基尔海军学校留学的四百名禁卫军留学生。

 

基尔海军学校的校长萨米-赫迪拉,专门为戈辉和留学生准备了学校最大的会议厅。

 

戈辉在会议厅与四百名留学生座谈,畅谈未来的禁卫海军。戈辉画饼的功夫早就炉火纯青,很多不着边际的设想直接信手拈来,他大胆规划了长达二十年的禁卫海军建设计划。包括王招辉在内,四百名禁卫军留学生直接高潮。

不是他们思想太单纯,而是戈辉的计划并不是空中楼阁,是有实现可能的,因为禁卫军与英国达成的框架协议中,英国向禁卫军转让两万吨级战列舰的建造技术,转让蒸汽轮机技术,并为禁卫军建设造船厂,建设三个能造两万吨级战列舰的干船坞。还转让了5万吨级邮轮的制造技术,并建设专门的造船厂,戈辉计划在这里建造泰坦尼克号。(这个时候英国人还没有建造泰坦尼克号的计划)

 

10月5日,戈辉、赫迪拉、普拉滕哈特,一起造访了基尔大学,大学校长莱昂-戈雷茨卡亲自接待了戈辉一行。参观完学校,在座谈时,戈辉提出清国的锦州港务大学与基尔大学合作办学,可以学科共建,互派留学生。戈辉还列出了包括独栋别墅、配专车、配保姆、可带家属,并安排工作等多个诱人承诺。

 

合作办学?学科共建?互派留学生?基尔大学校长莱昂-戈雷茨卡在心中感叹,这真是个非常有远见的想法。要不要合作,学校自己的就能决定,不需要威廉二世陛下或者标洛首相同意。

 

基尔大学校长莱昂-戈雷茨卡,十分赞同戈辉的建议,他表示会尽快和校董们商量,然后再回复戈辉。

 

戈辉也知道这不是一言可决的事情,也不是着急的事儿,本来就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能合作更好,不合作也没关系。

 

10月6日,毛奇总长携德军总参谋部一众高层,海军大臣提尔皮茨携一众海军高层,柏林军事学院的讲师和优秀学员,齐聚基尔海军学校,在学校最大的会议厅,听戈辉给他们讲“战役学”。

 

战役学可不是今天才有的,东西方对战役的研究都比较早,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也不断深入细化,并从理论上将大战术与战略、战术加以区分,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大战术理论。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察和研究战争问题,提出一系列作战理论,提出了会战的指导原则和研究方法。有些军事着作中,还进一步论述了战役军团的编成、战役部署和战役指挥等战役理论问题。总之,东西方对战役学的研究一直在进步。

 

戈辉要讲的“战役学”,是毛熊国经过二战洗礼之后,通过对战争中战役实践的系统研究和完善之后,逐渐形成的,全方位碾压西方现在的理论研究。

 

戈辉把苏联人的战役学研究,有选择地说了七八成,之所以没全说,一部分是因为没记住。还有一些不适合说的,比如核战略下的战役理论,严重脱离实际,这个时代根本没法讲。尽管如此,也让德国海陆军高层们打开了新世界大门,他们也意识到,德军现有的军事学说,到了革新的时候了。

 

10月7日,戈辉在海军大臣提尔皮茨的陪同下,坐火车去威廉港。同行的还有四百名禁卫海军的留学生,他们还要回到公海舰队实习。

 

由于需要多次换乘,所以在路上的时间比较长,提尔皮茨向戈辉求教,飞机在海战中的应用。这对戈辉来说不要太简单,戈辉直接搬出航母的概念,对,就是概念,这时代连飞机都在摸索,更别提航空母舰了。

 

戈辉大胆的假设,挂载着鱼雷的飞机,从有飞机跑道的军舰上起飞,从天上攻击敌方军舰。对于提尔皮茨这样的老海军,他不需要多讲,只需要开个头,剩下的让提尔皮茨自己脑补剩下的画面。

 

提尔皮茨反复咀嚼了戈辉的假设之后,爆了一句w和f开头的英式粗口,海战居然还可以这样打,如果别人跟他这样说,他会说你异想天开,但是戈辉这样说,他就觉得这肯定是未来的方向,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如此相信。

 

整个路上,提尔皮茨都在与戈辉沟通飞机与海战的关系,如何用飞机进攻?大炮巨舰还有用吗?舰队如何防空?说到“防空”,他自己都震惊了,自己怎么会想到这个词?这个时代根本不应该出现这个词,但却从自己口中说出来了。

 

戈辉在笑,笑的非常开心,笑过之后,提醒提尔皮茨:“有飞机跑道的军舰,距离现在还十分遥远,因为现在连飞机都没有成熟。哪怕将来到了那一天,那样的军舰,或者说航母,也不是一般国家能够建造的。当然,我相信德国完全有这个实力,但是,德国的军费不可能都给海军,单独航母也无法独立作战,需要众多军舰和潜艇保护,需要花费天文数字的军费,你扪心自问,德国扛得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