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339章 最新突破(第2页)

 

解释一下,当下的德国财政其实非常缺钱,采用新生产方式后,不会像原来那样发计件工资,工人的工资不但不会提高,还会下降,所以工人搞大停产是无奈的选择。

 

波茨坦宫的会议陷入僵局,威廉二世和标洛首相显然更支持海军大臣提尔皮茨和参谋总长毛奇,但是内政大臣马茨-胡梅尔斯和财政大臣尼拉克斯-聚勒的意见同样是老成谋国之举。

 

内政大臣马茨-胡梅尔斯又道:“我认为是戈辉居心不良,他就是在给德国添乱,我们给他那么多技术,他不知恩图报,却想祸乱德国。”

 

“没错,错在戈辉,他就是用心不良。”财政大臣尼拉克斯-聚勒支持胡梅尔斯:“我们和戈辉合作是最大的错误,戈辉是最大最危险的‘黄祸’,德国必须切断与戈辉的一切合作,纠正错误。”他以为,搬出威廉二世亲自炮制的黄祸论,更得威廉二世的心。

 

“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十万工人停产问题,不是与戈辉合作是对是错的问题,不要跑题了。”帝国议会的热罗姆-博阿滕议长,重敲桌面提醒道“与戈辉合作,不存在对错,也不是对错的问题。”热罗姆-博阿滕议长再次重重地敲击桌面:“对和错,从来不是一个时间点的问题,如果把时间线拉长,对和错,从来都不是绝对的。甚至是在不断的转化,或者同时存在,也就是对也不对。”

 

一个商讨解决工人停产问题的会议,就这样硬生生地开成了哲学辩证会议。

 

不愧是诞生了尼采和叔本华的国度,开会都要讲哲学辩证。

 

汉堡和柏林的工人大停产,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注意,因为这次规模太大了。英法两国都在考虑要不要往这里面加点料,让规模再扩大几倍,这样德国就是不死,也要没了半条命。

 

一九零五到一九零六,德国发生了六千二百八十三次工人停产,有八十多万工人参加了斗争,但都规模不大,不像这次超过十万人规模。停产的原因也不是因为改变生产方式。

 

北方特区收到的消息是柏林代表处发回来的,发到了外事局和总参谋部,戈辉还在去凤凰技术大厦的路上,还不知道德国出事了。

 

工业局直属的凤凰实验室,就在工业局的后面。从工业局正门进入,后门出去,就是凤凰技术大厦的地上停车场,一幢十层毫无新意的长方体大厦,大院正门就是工业局大院后门。

 

此时,一位精神略显萎靡,身着白色长褂的鸡窝头年轻外国人,站在大厦门口注视着陆续驶入的总督车队。

 

年轻人没动,就那么看着戈辉和刘文涛从一辆龙旗轿车里钻出来,看着他们两个走到近前,这才说话:“欢迎……”鸡窝头年轻外国人只吐出两个字,后面怎么说,又不会说了,他的语言天赋实在有点差了,但是工作相关的汉语,他知道很多,即便不会说,也能听懂。

 

“你说的,他能听懂,只是不会说。”刘文涛提醒戈辉。

 

戈辉看到马克,又想起了去年,好像一点没变,还是原来的样子。戈辉也不在乎这些小事,直接说道:“我听文涛说,你弄的那个什么合成纤维,有重大突破,我来看看,到底是什么样的突破?”

 

马克指了指楼上,吐出三个字,发音还算标准:“实验室。”

 

戈辉步入凤凰技术大厦,在一楼大厅,又看到了正对正门的墙上:凤凰不死,涅盘重生。脚步不停,随口赞了一句:“不错!”

 

戈辉等人换上了白色长褂,白色头套,在刘文涛和马克的带领下,来到了三楼的实验室,门上醒目地写着:康德拉-马克实验室。

马克立即拍自己的胸脯,指着实验室的名字说道:“我的……”只说了两个字,又说不出后面的了。

 

进入实验室,里面有很多外国面孔,有人只是扭头看了戈辉等人一眼,然后就继续自己的忙碌。

 

康德拉-马克没有停在戈辉身边,而是回到自己的位置,继续自己的研究。

 

“还是我来给你介绍吧!”刘文涛主动说道:“三楼、四楼、五楼,一共十二个实验区,现在有2400人,都在做康德拉-马克的项目,600名外国人,1800名我们的人。基本上1个外国研究员,配3个我们的人做助手。这里为朝阳工业大学和锦州港务大学培养了大量的有动手能力的化学人才。还有……”

 

“直接说突破的问题,你说的那些小事,我不关心。”戈辉直接打断刘文涛。

 

“这就该说突破的事情了”刘文涛尴尬一笑,继续道:“去年,他们在实验室里制备出了高聚物。高聚物熔融后,能像一样抽出丝线,而且这种细丝即使冷却后还能继续拉伸,拉伸长度可达到原来的几倍,经过冷却拉伸后细丝的强度、弹性、透明度和光泽度都大大增加。当时,他们每个人都觉得他们创造出了新东西。”

 

刘文涛摇头轻笑,然后继续道:“这种聚酯的奇特性质使他们预感到可能具有重大的商业价值,有可能用熔融的聚合物来纺织什么。然而,打击很快就来了,继续研究表明,从聚酯得到纤维只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这种高聚物,在100c以下即熔化,特别易溶于各种有机溶剂,只是在水中还稍微稳定一些,因此不适合用于纺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