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伊娃生子
战斗一直持续到2月2日拂晓,沙俄军由于损失过重,无力再战,选择退兵。
禁卫军并没有乘胜追击,而是让兽营打扫战场,收获了大量的莫辛纳甘步枪和子弹,全归兽营所有。再无其它,这说明沙俄军撤退从容,并不是真的无力再战。
今天是大年初一,西征军指挥部下令:全军放假,喝酒,吃肉,包饺子,侦察执勤的部队轮流休息。
沙俄军只是暂时退却,2月3日再次卷土重来,攻势更加猛烈,简直是在拼命。还有大量的武装民众负责佯攻,沙俄人难得的展现了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不论是军人还是武装民众,都在忘我的冲锋。
这把守在阵地上的禁卫军士兵整不会了,我这里有大量的fA-47班用轻机枪(0.2寸口径,即6.4毫米)、fA-44通用机枪(0.25寸口径,即8毫米),还有大口径nd-84重机枪(0.4寸口径,即12.8毫米),更不要说数量庞大的fA-1903-C半自动步枪,这样的火力,英法美德都不具备,沙俄人哪里来的勇气?
萨姆索洛夫也知道这个情况,但是他有选择吗?清国的民间武装他可以当做强盗,出兵清剿就可以了。禁卫军占领阿里玛图,如果很快退去,他也可当做试探,容忍。但是,如果禁卫军赖在阿里玛图不走,这就成了明显的军事占领,他就不能当做看不见了。
战斗过程十分简单,沙俄人进攻,禁卫军防守。进攻方伤亡很大,防守方伤亡忽略不计。
半个月后,沙俄军败退,萨姆索洛夫被尼古拉二世派来的钦差大臣问责。
萨姆索洛夫不认为自己错了,这一战,不得不战,自己做了一个指挥官该做的,也不认为自己的指挥有问题,虽然伤亡巨大,但是这是半个多月的累积伤亡。唯一遗憾的是,陛下给我的兵太少,不然他有信心将禁卫军驱离阿里玛图,对,就是驱离,不是打败。
2月18日黄昏,沙俄残军撤往塔石甘,为期半个多月的攻防战终于告以段落。
当夜,禁卫军总参谋部收到西征军1、2师的电文,戈辉收到了内容简化的电文。但此时戈辉没有心思看电文,他又坐在了禁卫军总医院产房外的长椅上,产房里伊娃撕心裂肺的声音隐隐约约地传出来。2个小时后,戈辉又多了一个8斤重的儿子。
伊娃知道是儿子后,心里彻底踏实了,这才是戈辉的嫡长子,我的戈云飞。
当孩子从产房里抱出来时,戈辉、红莲、孙婉儿立即迎了上去,孙婉儿羡慕得眼睛都快拉丝了。
戈辉照例掏出一块寸许大小,形状并不规则的老玉,并不名贵,尽管用心打磨,但依然不能掩饰其粗糙。懂玉的人只要搭一眼就知道,这个不值钱,撑死给一百文,这还得看老关系。
老玉上刻“云飞”两字,这是戈辉的父亲刻的,是爷爷给孙子的一份心意。
这次宣宁和戈依光本打算过来,亲自给,但是想到红莲和孙婉儿生娃时没来,为了一碗水端平,二老息了心思,把老玉交给了戈辉。
都是同一块玉石上的老玉,在宣宁和戈依光心里,这几个孩子是一样的,没有嫡庶之分,都是他们疼爱的孙子孙女。(今天才想起来,戈辉的几个崽居然都没起正式的名字)
红莲的三个崽分别是“云舞(女)、云翔、云争”,孙婉儿的崽是“云逸(女)”。
电波连夜发往柏林,伊娃公主诞下男婴,戈辉为其取名戈云飞。这是德国驻朝阳领事贝恩德-莱诺发的。
戈辉也德皇威廉发了电文:伊娃生子,取名云飞。
也是在这个夜晚,北风汽车总厂、第二工厂、第三工厂,灯火通明,戒备森严。车上装着禁卫西征军的给养和大量的柴油,还有农场兵工厂最新生产的76毫米榴弹炮。
这款76毫米榴弹炮是禁卫军与德国克虏伯公司,合作研发的一款步兵支援火炮,去年12初刚刚定型。不是从零开始研发的,克虏伯公司早有计划并研发(75毫米),在戈辉的强硬干预下,口径被确定为3英寸,即取整后76毫米(原设计是75毫米),还强行揉合了禁卫军(其实是戈辉)提出的技术路线(参考了美国75毫米榴弹炮),是揉合,不是全部。
该炮全重715公斤,牵引重量750公斤,长115寸(3680毫米),宽46寸(1472毫米),高30寸(960毫米),垂直射界负10度至73度,水平射界40度,兼顾迫击炮属性,19.5倍短管,最大装药情况下,炮弹重6.75公斤,炮口出速475米每秒,最大射程9250米,射速每分钟6发至8发。炮管寿命5秒和6000到8000发。使用半固定发射药由基本装药和三个附加装药组成,在射击时可根据需要,选择4个不同药号,以获得灵活的弹道特性。炮弹以整装方式装填,药筒和弹头组装在一起后,一次性填入炮膛。能发射榴弹、照明弹、烟雾弹。
炮组成员五人,三人就可以操作。采用传统的水平楔式炮闩和48孔蜂窝状炮口制退器,还有液压反作用力装置,橡胶轮胎,轻量化合金轮毂,无炮盾(禁卫军自产版),可以整炮拖曳,也可以拆成8—9个部分用骡马托运,特别适合复杂地形的跟随作战。该炮弹道性能好,射击精度高,日常保养维护方便,火炮螺栓和随炮工具都是超大号的,很方便戴手套在严寒地区操作,有两个缺点,一是76毫米破坏力太小,二是贵,昂贵。一般的穷军真用不起,但禁卫军不在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