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清国消息(第2页)
连夜通知与会各国,4月17日休会一日,4月18日继续开会。
戈辉是从白金汉宫回来后,得到的消息。
威廉二世和标洛首相连夜找戈辉商量对策,在这件事情上,德国不能没有反应,而且还要和英法美三国站在同一条战线上,同时又不能让戈辉和他身后的北方特区吃亏,这种鱼与熊掌兼得的活着实不好干。
戈辉说的很直白:“就这样吧,反正德国在清国的租界并不多,损失有限。不远万里打一仗不划算,输赢还得两说。因为北京朝廷训练新军两年多了,他们现在不是软柿子了。脸面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成本,战争成本。”
“你会出兵吗?”标洛首相问道。
“祖国是我的母亲,北方特区艰苦奋斗忘我牺牲为了什么,为了自己,也更为了祖国母亲。”戈辉平静地说道。
威廉二世和标洛首相对视一眼,面露纠结之色,他们必须考虑戈辉的感受。
“我有一个新设想,是一种面杀伤武器,可以大规模的消灭敌人。”戈辉试着说道:“用这个换德国放弃对北京朝廷采取手段。”
“新设想?面杀伤武器?可以大规模的消灭敌人?”标洛首相惊讶道:“这是什么东西?”虽然他不是军人,但也知道,厉害的武器对战争的胜负有着巨大的作用。
威廉二世也露出求知的眼神,他和其他德国高层都对新武器痴迷,特别是戈辉提出的设想,他们现在都有种“特区出品,必是精品”的认知了。
戈辉扭头看向兰方舟,兰方舟心领神会,立即去拿纸笔。
在接过铅笔的那一刻,戈辉犹豫了,这东西技术难度并不高,禁卫军自己就能搞定。一旦成功,那就是禁卫军最好的杀手锏,就这么给德国了,他突然间很不甘心。
威廉二世和标洛首相一起注视着戈辉和他手上的铅笔,两个人并不催促,他们认为这是思考的最关键时刻,一旦打扰到戈辉,最最重要的灵感可能就丢了。
戈辉无奈地叹息了一声,人生很多时候就是这么无奈,明明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突然就走上了一条不确定的道路,未知很可怕,不管你愿不愿意,你必须接受。
突然,戈辉起身,扔下铅笔走出了会客室。他觉得很委屈,为什么自己的好东西要与别人分享。
来到洗手间,洗脸,洗去眼里的泪水。冷静了好一会儿,才回到会客室。(可能是喝酒了,没有管理好情绪。我也不确定该不该加这一段,暴露了戈辉脆弱的一面。)
“抱歉,喝多了,洗把脸,清醒一下。”说着坐回原来的位置,捡起茶几上的铅笔。
很快,以风神265战术卡车为武器平台,132毫米撒旦火箭炮(类似喀秋莎)映入威廉二世与标洛首相的眼帘。然后又画了一个132毫米火箭弹的基本构型,并简单说明了原理。
扔下手中的铅笔,将图纸推到威廉二世和标洛首相面前:“这就是我的设想。”
“这么简陋的东西?就能大规模的杀伤敌人?”标洛不信。
戈辉解释道:“它不像那些精雕细琢的工艺品,一枪一弹都奔着要害去。撒旦火箭炮,奉行的是一种近乎野蛮的哲学:不求最准,但求最狠、最快、最猛,在眨眼间,把成吨的钢铁和烈焰倾泻到敌人阵地上。那种铺天盖地的气势,足以让任何一支自以为天下无敌的军队怀疑人生。”
看威廉二世和标洛首相还是皱眉,戈辉决定帮他们算一笔账:“一门炮16发火箭弹,每发射程超过八千米,一个团24门炮,384发火箭弹,不到一分钟全打光,384发炮弹同时落下,那是个什么景象?你们自己想象。”
标洛首相咂咂嘴,不得不承认:“是挺吓人的!我虽不是军人,但想象一下都毛骨悚然。”
“确实够狠”威廉二世也点头认可,想了一下,又问道:“有什么缺点吗?”
“当然有,没有没缺点的东西。”戈辉点头,然后介绍道:“要说缺点,‘撒旦火箭炮’暴脾气还真不少。最大的毛病是‘指哪打哪’跟它基本没关系,散布面大得能吓死人。”
啊?威廉二世当即无语,直接把自己摔在沙发靠背上,抱着肩膀说道:“打不准的东西要来何用?额?”他马上意识到,戈辉不是随便开玩笑的人,以两人的关系,戈辉也从来没和他开过玩笑。
那么,戈辉提出这样的设计,打不准,绝对不是大问题,想到此,威廉二世问道:“说说吧!你是怎么想的?你肯定有不一样的办法。”
戈辉点头,然后解释道:“其实,我在最开始已经说了,‘不求最准,但求最狠、最快、最猛’,换一种说法,就是‘以数量胜质量,以模糊胜精确’,而撒旦火箭炮的整体设计是‘以简单胜复杂’。”
“以数量胜质量,以模糊胜精确,以简单胜复杂。”标洛慢慢地咀嚼着这几句话,愈发觉得戈辉总结的很经典。
戈辉进一步解释道:“我也知道,以目前的技术水平,玩不了精准打击,那就玩‘大撒把’。我们在使用的时候不要一门两门地用,而是几十门、上百门地集中起来,搞集团式覆盖。你想想,几百门炮,一次性几千发火箭弹砸下来,那不是打仗,那是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