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峰会结束
这么说,哈比布拉汗就懂了,但也陷入了纠结之中,说道:“阿富汗现在能做的就只有防御,能做到守住现在的就已经不错了,长期防备是没办法的事情。”
戈辉轻轻摇头,然后说道:“防御也有很多种,有被动防御,也有积极主动的防御,还有以攻为守的防御,更有借助外力的防御,甚至有加入对方,保持半独立的防御。”
戈辉最后总结:“关键看国王陛下怎么选择,是选择一个,还是两个,或者多个。”
哈比布拉汗听到戈辉的解释,眼中放光,即便是今天的合作谈不成,他也觉得收获巨大了。戈辉的一席话,开阔了他的思想,让他站在全新的角度,思考问题。
戈辉并不催促他,静静地等待。
良久之后,哈比布拉汗收回思绪,真诚地感谢戈辉:“将军阁下的一席话让我深受启发,阿富汗的国防政策到了该改变的时候了。关于我们双方的合作,我会尽快安排人过去接洽,谢谢。”哈比布拉汗站起身,摸着胸口向戈辉轻轻弯腰。
戈辉也立即起身,侧过身体,客气道:“国王陛下客气了,我只是提供了一个简单的思路,究竟怎么选择,这是由阿富汗的国情和陛下的远见决定。”
今天的会面到这里基本谈完了,尽管哈比布拉汗多次挽留戈辉共进晚餐,但戈辉还要赴下一个约会婉拒了。
戈辉确实有约会,他直接去了威廉二世和标洛首相的古堡,沟通明天的会议内容,统一共识很重要。
4月19日的会议上,对剩下的不到四分之一的条款进行了逐条确认。依然伴随着争议条款的协调和修改,包括对一些字眼儿、时态做出相应的修改或者补充说明。
面对这样的拖沓情况,戈辉提出:“条约解释冲突时,请以汉语为主,或者优先选择汉语。汉语没有时态变化,不依赖时间语境,汉语的语法结构强制力极高。有抠字眼,协调修改的时间,不如直接用汉语,不会产生任何歧义。建议像这样的多边条约,最好用汉语作准文本,能规避绝大部分的外交风险。”
但是,包括英法美德俄在内的多国,都不同意,直接否决。
戈辉无所谓,他也只是提一下而已,采不采用,无关紧要。
在下午的会议中,完成了全部条款的确认、修改。
然后二十八国举手表决,是否同意成立国际协调联盟。
4月19日下午,二十八国共同签署了成立国际协调联盟的文件,二十八国都是国际协调联盟的创始会员国。
国际协调联盟的总部设在比利时。
主要机构为国协联大会、行政院、秘书处,附设国际法庭、国际劳工局两个独立机构和委任统治、军备协调等众多专门委员会。按照盟约的规定,国协联的主要宗旨为维护和平、协调军备和实施委任统治、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行政院亦称理事会,由英、法、美、德、俄、意、奥匈、倭,以及清国北方特区组成,所谓9国机制。另有6名非常任理事国,每年更换一次。
关于国协联维护和平部队的议案,留待下次峰会上讨论。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提出,明年的峰会在华盛顿举行。
法国总统法利埃表示反对,他认为应该在巴黎举行。
西奥多-罗斯福反驳,第一届在亚洲,第二届在欧洲,第三届就不能还在欧洲,应该在美洲。
最后在多国的支持下,下一届峰会定在华盛顿举行。
戈辉也支持在美国举行,穿越以来,他还没去过美国呢!这小心思,也没谁了。
没有人想到,国协联成立仅仅过去七年,就自动解体了。在s1赛季结束之前,在它的尸体上,成立了全新的国际联盟,简称国联。
如戈辉所愿,总部设在了新奉天。当然,这是以后才会发生的事情。
4月20日上午,伦敦峰会正式结束,再次举行了28人的记者见面会,简单回答了记者提问,最后再次合影。
一身笔挺,没有一丝褶皱的立领特区绅士服,站在前排最左边的戈辉,无疑是二十八人中最靓的仔。
特区日报记者周红新,专门跑到左前方,把戈辉放在镜头的c位,拍下了侧前方的照片。三十年后,这张照片入选新奉天国家记忆博物馆,被永久典藏。
下午,还是在会议的酒店,举行盛大的招待酒会。
英王爱德华七世陛下莅临会场,并发表了极短的演讲。对伦敦峰会的成功表示祝贺,为二十八国团结在一起表示祝贺,为世界和平表示祝贺,然后就结束了演讲,从边门迅速离开。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随着英王离开,酒会正式进入自由交流时间,大家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着共同关注的话题。
“爱德华陛下的演讲好短,说完就走,一分钟都不多待。”戈辉小小地感慨了一下:“我还想上去打个招呼,感谢他老人家上次的招待晚宴。”说实话,真心不好吃,这是他吃过的最糟糕的食物。
“其实他无法发表太长的演讲,因为他患有严重的肺病,说不上几句话就咳嗽不止。那天晚上和你说了三分钟,已经是极为难得了。后来突然离开,就是因为他压不住了。”威廉二世低声说道:“他是个老烟枪,平均每天要吸12支粗雪茄和20支纸烟,几十年如一日,堪称欧洲吸烟的先驱者。”
“原来如此,还好我从不吸烟。”戈辉一副庆幸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