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367章 穷则思变(第2页)

 

“我刚才说过了,都得有,一个都不能少,不管德国愿不愿意,马克够不够花。”戈辉说道:“北方特区也是一样,都得有,一个都不能少。”

 

提尔皮茨眉头紧锁,德国要做的事太多了,但是德国的马克不够多。

 

“你说英国人为何愿意转让造舰技术和船舶动力技术给北方特区?”戈辉问道。

 

“他们不给,我们给,到时候他们的技术就不值钱了。这世界上,并不是只有英国有技术,德国也有,而且更先进。”莱茵哈特-舍尔插话道:“你手里还捏着他们的俘虏,他们是没办法,不给不行。”

 

“确实有这方面原因,但是技术就是技术,不存在不值钱一说。”戈辉淡淡地说道:“我敢说,英国的那些技术,很多国家一百年后还是不会。”后世已经证实,戈辉说的很有底气。

 

提尔皮茨和莱茵哈特-舍尔对视了一眼,然后一起点头,西班牙就是最好的例子,大航海时代的老牌强国,工业革命也有一百多年了,西班牙不但没有强大,似乎越来越差。

 

“其实,英国人这么做,还有更隐晦的另一层意思——甜蜜陷阱。”戈辉说道:“北方特区基础差,底子薄,需要建设的地方太多太多。还有军队建设更是花钱的大头,特别是军舰,一艘主力舰动辄上万吨,那才是真正的吞金巨兽,开起来更是烧钱的机器,有多少钱都得填进去。”

 

海军确实花钱,特别花钱,提尔皮茨感受非常深刻。特别是无畏舰下水后,一艘舰排水量上万吨,主炮统一大口径,成本直线上升,全速跑一天,至少要吃掉360吨煤炭。要是半年出海,就得6万吨煤。整个舰队一年光煤就上百万吨。这还不算主炮的炮弹,一发炮弹要四万马克以上。要是穷国,白送他们一艘,也养不起。德国煤多,也得精打细算。(一战”之前,1英镑能够兑换约20马克。)(英国无畏舰主炮,以12英寸(305毫米)穿甲弹为例,一发炮弹2000英镑,德国的炮弹是我大致估算的)

 

提尔皮茨的钱总是不够花,每一马克都是从财政大臣手里抠出来的,从陆军那里抢来的。如果吵架能力不行,又不会给皇帝陛下画蓝图,海军就会吃大亏。刚巧,吵架和画图都是他擅长的。

 

“英国人知道,我们太想强大了,太想要海军了。他们料定我们肯定会大量建造军舰,也知道那是个永远填不满的大窟窿,连英国都吃不消,更何况成立不到十年的北方特区呢!”戈辉继续说道:“我们就这样掉进了英国人给予的‘甜蜜陷阱’,那么,我们的国家建设债券够用吗?”

 

“是啊!这也是我想问的,你们的国家建设债券够花吗?”提尔皮茨笑问:“感觉你们有花不完的钱,这也是我们最不理解的事情,你们的钱哪儿来的?”

 

“英国人认为,我们的银圆早晚有花完的一天,然后就得用纸币,纸币可不是想印多少就印多少。一旦我们看不住自己的心,大量印纸币,就离死不远了。英国人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打赢我们。”戈辉微笑着说道:“假如要毁坏一个国度,那就粉碎它的货币,英国人也抱着这个想法,这也是北方特区为什么咬死金银双本位+物资本位,以白银为主,物资为辅,黄金做压舱石的根本所在,也是魅力所在。”

 

提尔皮茨和莱茵哈特-舍尔都在凝神倾听,他们觉得他们窥视到了北方特区钱多的秘密所在。

 

戈辉进一步解释道:“白银容易获取,国际市场上也容易买到,最近十几年价格一直下行。其本身也有货币属性,虽然不比黄金,但绝对比纸币更靠谱,最重要的是量大管饱。然后说物资本位,纸银圆之所以可以当银圆用,真正的原因是它能买到东西。我们储存了大量的粮食、食盐、布匹、猪肉、钢铁、石油、煤炭等等,只要我们有大量的物资,我们的纸币,就是纸银圆。我们就有花不完的钱。”

 

啪!提尔皮茨重重的拍自己的大腿,惊叫道:“原来如此!这么简单的问题!帝国财政大臣,脑袋里装的都是屎吗?”


戈辉笑了,看来老头急眼了,换了谁都急眼,想造军舰,却发现没钱,这谁受得了。

 

“有一点需要你们明白”戈辉提醒道:“这些物资也是花钱来的,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这样你们的钱就够花了是吗?”莱茵哈特-舍尔问出了关键性问题。

 

“怎么可能,银圆是永远不够花的。”戈辉说道:“所以我们对外贸易的时候,指定用白银交易,国际银价走低,对方也愿意。特别是倭国,他们产银,也愿意用白银交易。我们和倭国虽然是敌对国家,但是我们卖给他们很多东西,也换来了很多白银。他们觉得用不值钱的白银换来很多我们的东西,他们赚了。我们觉得用工业制品换来了可以当钱花的白银,我们也赚了。”

 

“听出我的话外之音了吗?”戈辉突然问道。

 

额?话外之音?提尔皮茨和莱茵哈特-舍尔一起回忆我刚才说的话,话外之音在哪里?

 

戈辉当然不是给他们出题,所以直接给答案:“想有花不完的银圆,就要不断的往外卖东西,银圆就会越来越多,就会有花不完的银圆。”

 

“德国也在卖东西,一直在卖东西,你说的,德国一直在做。”提尔皮茨说道。

 

“德国的心不在卖东西上,在争霸世界上。”戈辉淡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