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371章 钱

“我也是”李成合说道:“我的钱绝大部分都是从军队赚来的,也应该花在军队建设上,说真的,我的正装暴徒球队,简直就是银圆压铸机。”

 “我们也同意”陈怀宁、房志武、吴首依,同时举手,异口同声。他们无法捐家产,因为他们没有多少钱。

 “我们也同意。”卓越、陶宇、张群岭,同时举手。

 戈辉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他确实不想强推。他语重心长地说道:“至于工资减半的事,大可不必,不强制。毕竟,每家的情况不一样,工资少了一半,加上高腾的物价,让老婆孩子没饭吃,这样不好。我们建设特区,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过上好日子,也包括无数身处各级领导岗位的人。”

 戈辉的目光停留在孙翰林、张紫云、李成合三人身上,继续说道:“至于捐一半家产,也大可不必,你们把自己的企业经营好,让更多的人有工作,有稳定的收入,工资每年都在提高,这就是对特区建设最好的帮助。如果因为捐出一半家产,让企业经营困难,让很多人面临失业的险境,这样不好,与建设特区的初衷相悖,不好。”

 “那么,钱哪里来呢?”戈辉问出了所有人心里的问题。

 是啊!你这也不要,那也不要,钱从哪里来?纸银圆可是不能乱印的。

 戈辉说道:“这两年,特区经济不断向好,我们花一点未来的钱,应该是可以的吧!”

 花一点未来的钱?很多人立即明白,这是要发债。几年前发过战争债,现在发的算什么债呢?

 “没错,我想很多人想到了,我想发债——海军建设债。”戈辉大声说道:“钱不花在军队建设上,难道以后用来赔款吗?朝廷赔习惯了,我可没有,一次都不行。”

 “发多少?”孙再芝问道:“前面的战争债还没还呢,又增加一个海军建设债。”

 “30个亿,能卖出多少,算多少。”戈辉直接说道:“特区现在不是物价高腾吗?不就是市场上钱太多了嘛!用发债的方式,把钱收回来。市场上钱少了,物价就会回落了。”

 30个亿,太敢想了,这是在座的除了戈辉以外,所有人的心声。

 孙再芝再次被打击到了,我顶你个肺,我格局又小了。他又开始反思,我到底差哪儿呢?

 “这30个亿,就是一次测试,借这个机会,测试一下特区经济。”戈辉说道:“我们特区政府对市场的掌控,对价格的掌控,手段是不是太单一了?我们的确可以用物资储备来调节市场价格,但我们的手段就只有这一个吗?除了强制定价以外,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刘城,作为特区财政长,储备银行行长,此时脸色已经赤红,老大这是在点我呀!奉天银行学院的研讨会上,有美国教授提出过多个操作工具,但是没有引起自己重视,或者说不敢尝试,怕打乱了特区的经济发展。

 “我们通过发债吸收市场上的流动性,也可以通过提高准备金率吸收流动性,甚至可以通过发放特区储备银行票据吸收流动性,或者提高贷款利率为社会投资降温。”戈辉说道:“可以通过降低贷款利率增加贷款,释放流动性,通过增加投资释放流动性,或者降低准备金率增加流动性。总之方法很多,唯一不可以学老子无为而治,那不是无为而治,那是放任不管,那是危机的温床。”

 “我们不是北京朝廷,我们既不能乱作为,又不能不作为。小心求证,大胆尝试。今天,我们管理不了北方特区,明天怎么管理整个国家?”戈辉大声质问道,见没人接话,他越说越气。

 管理整个国家?卧刺奥!载洵、奕匡、张翼,三人同时一怔,戈辉是什么意思?不光他们仨这么想,在座的有一个算一个,都在这么想。就连坐在角落里,临时客串电影机操作员的兰方舟、金豆、金婷三个人也在这么想。

 “我只是打个比方,大家不要乱想。”戈辉提醒道,因为他看到很多人精神为之一震。

 “管理,是一门大学问。而管理整个北方特区,是一门更大的学问。没有学校教这个,也教不了,学校的教授如果能教这个,他也不会当教授了。”戈辉继续道:“所以我们要摸着石头过河,还要多看看北京朝廷都做错了什么,看看欧美的先进国是怎么干的。当然,他们的方法也不一定适合我们,参考一下还是可以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嘛!”

 孙再芝觉得戈辉这是在点自己,但自己并没有无为而治,而是在努力作为。但是关于特区物价持续处于高位的问题,确实有自己放任的原因,于是直接站起来,承认错误:“这是我的错,这两年特区财政收入每个季度都在提高,我就放任了。”孙再芝短暂停顿后,面露惭愧地继续道:“所以,错在我身上,没有设身处地的为普通民众着想。”

 “我也有错”戈辉淡淡地说道:“特区政府太缺银圆了,高腾的物价能让特区增加很多税收,能在人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吸收整个特区的财富。我错了,建设特区,不能以牺牲普通大众的利益来实现,这太不道德了。”

 戈辉也道歉了,孙再芝心里平衡了许多,于是主动拉回正题:“那什么时候发债合适?”

 “等我们拿到了全部两艘装甲巡洋舰和两艘补给舰之后。”戈辉说道:“也希望在座的诸位,守住这个秘密,我不希望这期间出现任何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