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哈拉和林

第381章 二十人会议(上)(第2页)

 

戈辉告诉令狐谦,包括海参崴、双城子、伯力等新收复地区,从一九零九年一月一日开始,全部解除军管,交由特区政府管理。你们由主导,变成了辅助,只负责应对群体性事件,以及警察解决不了的问题。

 

明年四五月份会有大量的移民过来,北方大开发,需要人先进来,有人才能开发。

 

快速反应旅的任务是配合警察维护治安,严厉打击犯罪。

 

下午,戈辉视察港口,看着蔚蓝的大海,大声说道:“欢迎回家!再也不让你离开了,我发誓。”

 

随行摄影师将戈辉凝视大海的形象用相机定格,几天后就会出现在《特区日报》的头版头条上。

 

戈辉回头指示令狐谦:“稳定是第一位的,我不问手段,不问过程,只要结果。”

 

“保证完成任务”令狐谦用大吼回应,更是在下决心。

 

下午4时许,戈辉收到从欧洲发过来的消息,奥匈帝国于今天上午,宣布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正式并入奥匈帝国。

 

塞尔维亚也于当天做出陈兵边境的反应,并紧急联系沙皇俄国,请求帮助。

 

沙俄也在当天,严正交涉奥匈帝国,要求立即撤回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决定。

 

戈辉在接到欧洲电文的下一刻,就下达了主动进攻沙俄远征军的命令。

 

满洲里前线的禁卫军早就做好了准备,于当日黄昏时分,首先发起了炮战,打得布鲁西洛夫措手不及。

 

沙俄远征军在不到三小时的时间,丢失了全部的一线阵地,二线阵地也岌岌可危。

 

禁卫军打得十分果断,炮击十分精准,根本不给沙俄远征军反应的机会。

 

沙俄本来就无力支援塞尔维亚,禁卫军的进攻行动,相当于给了沙俄人下台阶的机会。

 

对戈辉来说,他答应斐迪南牵制沙俄,现在他做了。他希望斐迪南答应他的也要快点送过来。

 
10月5日,戈辉去了海参崴的最高点鹰巢山,俯视金角湾,还有出海口处的大岛,那里是军用港口。

 

戈辉淡淡说道:“统治东方?真是笑谈!我要抹除这里除了房子以外一切的殖民痕迹。”

 

10月6日上午,天高云淡,海参崴港口上站满了当地人。

 

戈辉站在四片防弹玻璃围成的小空间里,他要在这里向海参崴的当地人发表讲话。

 

四块超大的防弹玻璃,是随着专列一起运来了。两块大的,前面一块,后面一块,两块小一点的,左边一块,右边一块,保证四个方向射来的子弹,无法在第一时间击穿。戈辉身上也会增加一块陶瓷材质的防弹板。总之,戈辉敢出现在这里,还是在外面演讲,他可不是毫无准备。他深知自己的命有多值钱,深知自己背负着什么,他决不会让自己出任何意外。

 

上午10时,演讲正式开始:“大家上午好,我是北方特区总督戈辉,是脚下这片土地的真正主宰。”

 

翻译把戈辉这段开场翻译给来到现场的所有人,很多当地人脸上露出愤怒的表情。

 

戈辉继续说道:“有些人听了我刚才说的话,并不高兴,甚至愤怒,想和我理论。我想你们都很清楚,这片土地曾经属于谁,这里的原住民是怎么消失的。我很想用同样的办法替换掉你们,是作为人的良知告诉我不能这样做,但是这样的良知不是一直存在,当我被激怒的时候,良知会自动退场。”

 

翻译开始翻译戈辉刚才的话,在场的人,很多人脸上有了沉思之色,有了权衡的表情。

 

戈辉继续讲:“想离开这里的请尽快,不想离开的要听话,不听话的不配呼吸这里免费的空气。我尊重每一个听话的,消除每一个不听话的。可能有人不信,没关系,请勇敢的站出来,拿出你们的勇气来,让我看看。”

 

听完翻译的所有人,脸上又有了愤怒的表情,很快有第一个人站出来。

 

咔嚓,快门按下,闪光灯爆闪,那个人惊愕的表情被定格。

 

“还有谁,请站出来。”戈辉大声说道:“你们的勇气呢?你们消除原住民时何曾犹豫过?”

 

又有人站出来,不断有人站出来,相机的快门不断的按下,闪光灯不断爆闪,一张又一张坚毅的面孔被定格。

 

“还有谁?走到前面来?勇敢一点!”戈辉催促道:“你们的血管里混入了金帐汗国的血液,从此不再是懦弱的默思科公国。”

 

听完翻译的人,越来越多的站出来,多名摄影师为他们拍照片,由于人太多,只能多人合影,但肯定会拍清楚脸的。

 

在戈辉的几次催促下,不断有人站出来,站出来的人至少三千以上。

 

戈辉继续讲:“从明年一月一日开始,所有人改汉姓,必须改,学校只能教汉语,这里不能出现任何外国文字,不愿意的,就是不听话的。”

 

碰、碰、碰、碰,四声枪响,四颗子弹从四个方向撞在防弹玻璃上,防弹玻璃安然无恙,戈辉面色平静,声音平静:“我很生气,后果很严重,这是你们自找的,可能很多人觉得很冤枉,是那四个枪手连累了你们。”

 

戈辉最后扔下一句:“好自为之吧!”,在防弹盾牌和特勤的保护下,钻进剑齿虎装甲越野车,很快消失在所有人的视野里。

 

下午,戈辉直接乘专列离开,在发车前,指示令狐谦,按照片抓人,四方城的人负责接收。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六年中,海参崴先后以遣返的名义,被带走的超过三万,去向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