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南唐故土(第2页)

 李煜苦笑的看着天幕。

 如果可以的话他也不想这么忧愁啊。

 关键是根本忍不住,眼前所见到的所有事情,都在不断勾动他的回忆。

 我忍不住,我真的忍不住啊!

 天幕前的古人们神色莫名的看着天幕。

 亡国君主也不是没有,像五代十国中亡国的多了去了。

 但能被人记下来的根本寥寥无几。

 一句五代十国就全部概括了过去。

 但李煜却凭着自己的才情,名留千史不说,还能让后人为他共情叹息。

 这一刻许多人似乎找到了奋斗的方向了!

 写诗,必须写诗!

 对于那些衣食无忧,又有点追求的人而言,他们已经脱离了一般的低级趣味。

 而名留青史则就是他们最大的追求了。

 现在这么来看,诗词这一道或许是一条捷径也说不定。

 就在许多人思虑的时候,天幕上画面再次出现了变化。

 【这里埋葬了一个词人,从国主到囚徒,从风花雪月到悲凉,他在这里走完了他的一生】

 画面中,一座墓碑出现在所有人眼前,上刻南唐后主李煜之墓。

 而在墓碑前的石桌上密密麻麻的摆放了许多东西。

 【今年的清明节出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坐落在洛阳北邙山的李煜墓,在这段时间有许多游客自发的前来祭拜】

 【有人拿着自己亲手写的信笺用绳子穿上挂在了旁边的树上,也有许多人在石桌前摆放了许多的美酒】

 【更加令人动容的是,有人不远千里从南京带来了南唐故土,还有人带来了南唐水】

 镜头近距离落在墓碑前的石桌之上,只见上面大大小小摆满了各种不同的酒瓶,其中还有一些玻璃罐中装着满满的土,以及一些写着南唐水的瓶装水。

 天幕前许多古人呼吸忍不住一滞,好似跨越了千年的时间,也体会到了后人的这份浪漫,同时也是独属于华夏人的浪漫!

 老年住在茅草屋中的杜甫,见到那罐子南唐故土的时候,眼泪刷的一下就流了下来。

 因为天幕的出现,这段日子他的生活已经比以前好了许多,没有那般的穷困潦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