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乱局

乾朝开国之初,太祖陆擎苍以铁血手段横扫六合,登基后大封功臣,尤其倚重那些在战争中倒戈支持他的前朝世家。

 琅琊王氏、清河崔氏、陇西李氏等,皆被赐予高官厚禄、世袭爵位,甚至允许他们保留私兵、掌控地方税赋。

 太祖手段狠辣,对世家既用且防。

 他曾一夜之间屠尽三个不服管束的豪族,血洗朝堂,让世家们既畏惧又不得不依附皇权。

 彼时的世家虽势大,却仍在皇帝的掌控之中。

 然而,皇位代代相传,世家的势力却如老树盘根,越发稳固。

 他们通过联姻、门生故吏、土地兼并,将触角伸至朝堂每一个角落。

 直至今日,世家已不再是皇权的助力,而是掣肘。

 钱财之上,世家掌控着大乾近六成的田产、商路,各州地税收大半被他们以各种名目截留。

 权力方面,六部几乎被世家垄断,寒门官员即便入朝,也只能担任无关紧要的闲职。

 声望上,世家把控舆论,民间只知"清河崔氏诗书传家",却不知寒门学子苦读十年仍无出路。

 人才方面,世家子弟自幼读书习武,族中英才辈出,而寒门学子即便才华横溢,也因无人举荐难以出头。

 陆南城深知,若再不改革,皇权终将被世家架空,可奈何长久以来,一直寻不到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破局。

 ——-

 事情的转机,还要从那乾朝福熙十年说起。

 彼时陆景泽向陆南城汇报了王秀秀意欲外联通商之想法。

 陆南城听后召见王秀秀,并同意其出使北境,统管通商一事。

 御书房内,龙涎香在青铜兽炉中袅袅升起。

 陆南城执朱笔的手悬在奏折上方,墨汁在宣纸上洇开一团暗影。

 他抬眼看向殿中站立的女子——王秀秀正垂首而立,绛色衣袍衬得她肤若新雪,全然不似那些战战兢兢的朝臣。

 "你可知,朕为何独允你出使北境?"皇帝突然开口。

 王秀秀不卑不亢:"皇上慧眼识珠臣妾不敢妄自揣度。"

 陆南城竟被这话逗得唇角微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