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开张(第3页)

 “这是打窝,你知道钓鱼要打窝的吗?”

 “什么?”

 “打个窝,鱼就会闻着骚味来了!”

 林峰把一张桌子拉到门口路上,就在门口大马金刀的坐下慢慢吃粉。

 窝刚打好,就有鱼凑了过来:“咦,林峰,你怎么在这里吃粉?”

 一看,竟然是高中数学老师李玉琴,高中任课老师可是妥妥的高收入群体,自己工资就不错了,如果在搞点补课什么的,能超过绝大多数人。

 “我姐在这里开了一个早餐店,我在这里帮忙来着。”林峰连忙招呼。

 李玉琴看一眼那清亮的汤上面飘着葱和香菜,桌上还摆着一碟堆得满满的炒花生、凉拌海带、酸豆角,也觉得挺有食欲,便说给她也来一碗。

 对于她来说,一块两块的事情就不用考虑了。

 唐娟见生意上门,自然是笑得嘴巴都咧到脑后跟去了,生怕人走了,半分钟不到就端了出来。

 李玉琴端着粉,也同林峰坐在了门口。

 储州市的吃粉是不用讲究形象的,不管是男女,还是有钱没钱,天气热的时候,有位子就都不想坐,喜欢拿一高一矮两个凳子坐门口路上去吃。

 这还是讲究的,更有不少的粗大汉子,就直接端着,蹲在路边吃。

 吃完,扯两张纸巾一抹满头的汗,喊一声“爽!”

 这就是吃好了。

 李玉琴自认为是知识分子,蹲路边的事情干不出来,和林峰坐门口桌子边吃还是没有半点心理障碍的。

 俩人一边吃,一边说着话,林峰还特别又给她去打了一些花生和凉菜。

 一个中年知识女性的示范效应比林峰可强多了。

 尤其是,李玉琴在这一片认识的人可真不少。

 不一会,店子里人就陆续多了起来。

 “怎么涨价了?两块钱一碗?”

 “炒花生、凉拌海带、酸豆角、盐菜自己加,随便吃……”林峰接话道。

 二十年后满大街都是这样做的,那时候却还少,最多就是一点花生米,还不许多打。

 大家见免费的凉菜也不少,这才不吭声了,大勺大勺的舀着花生米。

 “这么多花生米,一天就会给他们造完。”唐娟心疼得不行。

 “人进来了就不怕,能接受涨价的,自然也会愿意再多掏点钱。”

 提价,就是筛选客户的第一步,挑选出优质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给他们,然后再卖更多的产品,这才是良性循环。

 做产品,就一定要挑选优质客户。

 大半天下来,卖了四百多块,算下来毛利也有两百多块钱的样子。

 唐娟的脸上都洋溢着光彩:“这样下来,一个月刨掉房租水电这些,也能挣五六千块呢。”

 有了这生意,她也终于感觉有个地方可以安身了,不必为了生活而四处流离。

 林峰则看着眼里都发着光的唐娟,心中暗暗道:我的好姐姐,这才那到那呢,以后弟弟带你去挣大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