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杭州村(第2页)
“这简直太疯狂了!”小满在一旁小声地对夏晚晴说道,“这大妈的要求也太高了,那个小伙子根本满足不了她。”夏晚晴无奈地笑了笑,说道:“这就是这里的风俗,我们只能尊重。不过,我觉得这样的相亲方式很难找到真正合适的伴侣。”
随着对杭州村相亲风俗的深入了解,夏晚晴和小满发现,这种风俗的背后隐藏着许多无奈和悲哀。
在村子里,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很多年轻人都选择外出打工,导致村子里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留下来的男人为了能成家立业,不得不降低自己的择偶标准。而那些年龄偏大、条件较差的女人,也希望通过相亲找到一个依靠,过上安稳的生活。
有一次,夏晚晴和小满遇到了一位名叫阿花的姑娘。阿花今年已经三十多岁了,长相普通,家庭条件也不好。她参加了很多次相亲大会,但都没有成功。
“我也不想提出那么高的要求,可是我知道,如果我不这样做,根本没有人会看上我。”阿花无奈地对夏晚晴和小满说道,“在这个村子里,女人如果嫁不出去,会被别人看不起的。”
夏晚晴听了阿花的话,心中涌起一股怜悯之情。她安慰阿花道:“阿花,你不要灰心,总会有合适的人出现的。而且,婚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两个人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小满也在一旁说道:“是啊,你要相信自己,不要为了结婚而结婚。也许,走出这个村子,去外面的世界看看,你会遇到更好的缘分。”
阿花听了夏晚晴和小满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希望。她点了点头,说道:“你们说得对,我不能再这样盲目地相亲了。我要努力改变自己,去寻找真正属于我的幸福。”
除了相亲风俗,杭州村还有一个更加奇特的离婚风俗。在这个村子里,男女双方离婚后,婚前婚后的财物包括孩子和房子都必须属于女方。
有一天,夏晚晴和小满听说村子里有一对夫妻要离婚。她们出于好奇,便跟着村民们来到了离婚现场。
离婚现场气氛十分紧张,男方一脸愤怒,女方则一脸得意。在村民们的见证下,按照村子的风俗,男方不得不将所有的财物都交给女方,包括他们辛辛苦苦盖起来的房子和年幼的孩子。
“这太不公平了!”小满气愤地说道,“男方为这个家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离婚后却一无所有?”夏晚晴也皱起了眉头,说道:“这种离婚风俗太不合理了,它严重损害了男方的权益。”
她们试图和村民们交流,表达自己对这种风俗的看法。然而,村民们却认为这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规矩,不能轻易改变。
“我们这里一直都是这样的,男人离了婚还可以再娶,女人离了婚就很难再嫁了,所以要多给她们一些保障。”一位年长的村民说道。
夏晚晴和小满虽然理解村民们的想法,但她们觉得这种保障方式并不合理。她们认为,婚姻应该是平等的,无论是男方还是女方,在离婚时都应该得到公平的对待。
随着在杭州村的日子越来越长,夏晚晴和小满对这里的奇异风俗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开始思考,这些风俗为什么会存在?它们对村民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一方面,这些风俗反映了杭州村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现状。由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落后等原因,村子里的人们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相亲风俗和离婚风俗虽然看似荒诞,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满足村民们的实际需求,保障他们的基本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