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探施公清月风荷

第257章 刺杀施公(第2页)

 施公面色凝重:"看来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中。胡姑娘,此地不宜久留,你先随本官到密室详谈。"

 三人刚转入后堂密室,前院突然传来嘈杂声和打斗声。不一会儿,一名衙役慌张来报:"大人,有刺客闯入地窖,被我们的人发现后逃走了!"

 施公与李默对视一眼——刺客显然是冲着账册副本去的。

 "幸好他们没找到。"李默松了口气。

 施公却摇头:"不,他们是故意的。钱万贯要确认账册是否真的在我们手中。"他转向胡雪莹,"胡姑娘,令尊说的完整证据在何处?"

 胡雪莹压低声音:"在家父书房地板下的暗格里,除了账册,还有钱万贯与倭寇往来的信件。但钱府现在必定严加看守..."

 正说着,又一名衙役匆匆跑来:"大人,京城来了八百里加急,钦差大臣左都御史方震明日将到扬州!"

 施公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方震方大人?他是朝中有名的铁面御史,若他主审此案..."

 胡雪莹却忧心忡忡:"大人,方钦差到来前,钱万贯必定会不择手段销毁证据。"施公沉思片刻,突然抬头:"胡姑娘可会易容之术?"

 胡雪莹一怔:"略通一二。"

 "好!"施公眼中精光闪烁,"我们须在钦差到来前拿到那些信件。本官有一计..."

 次日午时,扬州城东门鼓乐喧天,文武官员列队迎接钦差大臣。施公身着官服站在前列,面色如常,丝毫看不出昨夜曾经历生死危机。

 一队仪仗缓缓行来,中央一顶八人抬的绿呢大轿格外醒目。轿帘掀起,一位须发皆白、面容肃穆的老者缓步走出。他年约六旬,身材瘦削却挺拔如松,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不怒自威。

 "臣等恭迎钦差大人!"以布政使张大人为首的官员们齐声行礼。

 左都御史方震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众人,在施公身上停留了片刻,意味深长。

 按惯例,钦差先到驿馆安顿,然后召见地方官员听取汇报。让施公意外的是,方震并未立即召见他这个案件的关键人物,而是先单独会见了布政使张大人和按察使黄大人。

 直到傍晚,施公才接到传唤。当他走进驿馆书房时,发现方震正在独自对弈,黑白子错落有致地铺在棋盘上,似乎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

 "下官参见方大人。"施公恭敬行礼。

 方震头也不抬:"施大人,可知罪?"

 施公一怔:"下官愚钝,不知何罪之有?"

 "越级上奏,扰乱朝纲,此其一;查案不密,致关键证人被杀,此其二。"方震落下一枚黑子,终于抬头看向施公,"按律当革职查办。"

 施公不卑不亢:"下官越级上奏实属无奈,按察使司有意包庇,下官不得不直达天听。至于胡不归之死,下官确有失职之处,愿领责罚。但请大人明鉴,此案牵涉官仓亏空、勾结倭寇,若不彻查,恐酿成大祸!"

 方震盯着施公看了良久,突然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你看看这个。"

 施公接过一看,竟是皇帝亲笔所书:"方卿,施璔所奏若属实,则江南危矣。朕命你暗中查实,若证据确凿,可先斩后奏,务必铲除奸佞,还江南清明!"

 施公双手微颤:"这..."

 方震收起密信,声音突然温和下来:"施大人,皇上深知你忠心耿耿。本官此行明为训斥,实为助你。昨夜之事,本官已有耳闻。"

 原来,方震早派密探潜入扬州,对情况已了解七八分。他告诉施公,朝廷接到线报,倭寇近期在沿海频繁活动,疑似有人内应。结合施公的奏折和胡不归的情报,钱万贯谋反之事恐怕属实。

 "但眼下证据不足,难以动他。"方震捋须道,"布政使张琛背景深厚,若无铁证,恐难服众。"

 施公沉吟道:"胡不归之女胡雪莹告知,完整证据藏在胡府密室。但钱府必定派人严加看守..."

 方震眼中精光一闪:"本官明日设宴,邀张琛、黄志远及钱万贯等人赴宴。你可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