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课余的教培时间

时光转瞬即逝。

 从惊蛰仙宗开往蓬莱仙岛的飞空艇,已经在人眼所不能及的高空云层中,疾驰了半年。

 要说这方世界面积是相当庞大的,即便飞空艇行驶了这么久的时间,都还未能离开内陆抵达沿海。

 不过,即便拥有如此广袤的土地,但是适合普通百姓生活的地方,相对整片大陆来讲,都只能算是犄角旮旯,绝大多数的山林土地,都渺无人烟。

 算是给修仙者腾出了更多的活动范围。

 修仙者能够踏足的地方,凡人难以企及。

 少数的修仙者主宰着这片大地,亿万凡人生命就只能挤在那一亩三分地里苟延残喘。

 但要说世界中心,就是那片惊蛰仙宗、御法仙宗以及山河书院所占据的那一片地方,像是远在东海深处的蓬莱仙岛,以及位于西北雪山之巅的昆仑仙门,就比较的远离人烟。

 两大仙门也并非完全脱离人世。

 绝大多数的修仙者,最开始都是凡人,因为身怀灵根而通过升仙会,才得以拜入仙门,探寻仙途。

 像是昆仑仙门位于西南雪山,气候极寒不适应绝大多数的生命存活。

 昆仑仙门就只能与其他仙门一同把升仙台建立在凡人大量聚集的城镇与世俗国度。

 如今的乾汉王朝,蜀地汉襄郡的升仙台,就是昆仑仙门与其他两家仙门共同执掌和管理的。

 蓬莱仙岛也不例外,在大陆东北沿海区域还存在着其他的凡人国度,所以与之其他四家,牵扯不大。

 惊蛰飞空艇仍在急速航行。

 夜晚时分。

 虽说站在飞空艇的甲板上,抬头就能看见整片星河,但随着急速飞行产生的破空风刃,却无法影响到飞空艇内部分毫。原因是飞空艇外层,被隐形的防护大阵笼罩。

 西南蜀地刘家的少主刘廉,此刻就站在甲板之上仰望着浩瀚星空。

 他自幼就酷爱看星星,达到足够修行的年龄后,也与“星辰”结下了不解的缘分。

 踏入炼气期前,他选择了综合类功法《幻月诀》作为他的基础功法,筑基后,就顺势选择了《流光月影诀-筑基篇》作为他的主修功法。

 为此,暗合万物轮回之道蕴的“月相圆缺之真意”,就成为了他所追寻的道路。

 月相之真意是数百年前的明月真人在万物轮回镜内,接触道蕴后,感悟并开辟出的崭新传承道路,按照这条道路走下去,同样也有希望抵达万千修士所渴望的真理境界。

 可惜,由于作为开创者的明月真人最终未能结婴,所以这条路越走后面,就越是需要个人的摸索。

 相当缺乏前人的经验。

 刘廉没有为此心生芥蒂,反而更加认为这就是最适合他的道途。

 月相星辰也并未让他失望。

 如今他尚且不到三十,论成就,他已经是筑基巅峰的境界,论地位,他是霜降峰的亲传。在声望方面,更是被誉为惊蛰仙宗当代天骄的第三人。

 刘廉并未因此感到骄傲自满,反而在经过与前人对比后,深刻地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

 因为排在他前面的,是两个怪物。

 一位是在前不久已凭借触摸真意,完美结丹的柳星原;另一位是尚且还在摸索完美结丹的陆见铭。

 惊蛰仙宗的修士,谈到对于这两位的评价时,向来都是两碗水端平的。即便柳星原率先结丹,但是也没有多少人会认为陆见铭就比柳星原差多少,就只是个契机先后的问题。

 然而在谈到他刘廉时,评价也往往比较统一,那就比前两位差了个身位。这一个身位的差别,就决定了刘廉无法完美结丹,除非他能够踏出这一步。

 刘廉就为此感到很不甘心。

 这些年来他一直都在追寻、尝试触摸完整的“月相之真意”,却始终无法迈出这一步。他能够隐约地感觉到,天道真意并非是在拒绝他,而是他自身始终无力戳破那一层窗户纸。

 到底是差在哪里了呢?

 世人都说所谓天道真意,实际上是“修士的意念”,就像自小怀揣行侠仗义的幼稚梦想的柳星原,就能够凭借自身的意愿,触摸到天罚之真意。

 那么从小就与星辰月相结下不解之缘的我,为何就无法真正的走上这条路呢?

 刘廉无法得到这个答案。

 可惜“比较的花种”已然扎根在他的道心之上,这就使得他难以从那两位的阴影中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