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要保护她一辈子
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在场绝大多数人都和陆见铭是差不多的表情。这句话听起来,并非是什么复杂的概念,简单而又符合常理,却都下意识地认为这不应该从筑基修士的口中听见。
就这样沉默许久后,
陆见铭心中的万千感慨纷纷化作一声叹息:“如果师弟能够在我结丹前,将这句话告诉我,我何尝需要去历经这一遍,这人世间的无可奈何啊!”
“道法自然,世间本没有那么多如果。”
姜墨原本还想着多搬运些道德经里的经典名句,回想方才陆见铭差点就此顿悟的表现,却使得他放弃了这个想法。
两个不同世界,在某些方面里,确实存在共同之处,传世经典中的篇章,其表露的哲学思想,也确实适合作为修士感悟天地至理的基底。
不过其中很多东西,姜墨自己都没怎么读懂,再加上前世的前世记忆相当模糊,所以他就不能像是“玩梗”一样,生搬硬套。
“好一个道法自然啊!”陆见铭痛饮下三大杯,兀自说道,“说来在此之前,我看待世事变迁这个命题,就是以刚才提到的比较宽泛的角度。
“春忙秋收、四季轮替,这就是惊蛰仙宗多年来所奉行的主流,若是我能够从这个方向一直往下走,未来必定会是一帆风顺。不过,这次游历……
“却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
姜墨的语气似调侃,又似慰问,“说到底,还是因为那个魔道妖女?”
难堪之色一闪而逝,尽数化作惆怅。
陆见铭故意让嗓音低沉,慢悠悠地说:“世事变迁,说到底是建立在个人本身对于世界的观察,很多时候世间规律并没有发生任何改变。
“日新月异也好,潮起潮落也罢,这只是古往今来的所有生灵,对世界运转规律作出的概括总结,若把此类规则去概括为世事变迁,我认为这其实是不合理的。
“就如师弟方才所言,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本就是既定规则,何来世事变迁一说。
“为此我认为就必须存在名为观察的主体,以观察的视角,去理解,去记录这一切的行为本身,才是世事变迁的真正含义。
“而成长在不同阶段的个体,看待相同的现象时,却总会表达出不同的看法。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种境界,就是建立个体感官层面的万物轮回!”
这一番长篇论述,是陆见铭自身对于“世事变迁”这道命题的解答。
简单来说,就他把解题的思路从“唯物层面”更换成了“唯心层面”,这也就不难理解陆见铭为何能够悟出名为“守护”,这种极为唯心的真意概念。
“师兄认为的‘守护’又该作何解释?”
陆见铭没有继续以抽象的方式解读概念,而是简单地讲了个故事。
这是楚烟烟和阿铭的故事。
说是在楚烟烟很小的时候,她就被卖到陆家当“丫鬟”,直白点说,就是童养媳。这个陆家谈不上大富大贵,就是当地村落的普通大户。
“童养媳的风俗”在当地也很常见。
通常就是娃太多养不起,就会送到较远些的村里,做别人家的童养媳。
楚烟烟就属于是这样的情况。
她被抱到陆家的时候,年仅三岁,而她的未来“丈夫”阿铭,也才五岁。
年幼的她,尚且不懂什么是童养媳,也不知道什么叫做等她到了十四五岁的时候,就要跟阿铭圆房成亲。
这些对楚烟烟来说都是比较复杂的概念。
好在陆家的长辈,还有阿铭都对她很好,所以她也逐渐习惯了这个新家。
时光悠悠,年岁渐长。
楚烟烟逐渐懂事,在长辈们不断地观念灌输下,她终于知道,这个在寒冬腊月里,始终牵着她的手,为她遮风挡雪的阿铭,会是她未来的丈夫,而不是哥哥。
阿铭对我很好,所以这没什么不好的。
楚烟烟没有太多抗拒,反倒还期待成亲那天的到来。
这期间阿铭也成长为了少年,在遭遇“烟烟流血”的事件后,阿铭也总算是意识到,身边这个陪伴着他一起长大的烟烟,并非不是真的“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