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以云梦为题的诗

书院后山秘境。

 许久前就已经把目光放到玄武院的诸位书院先生,当然也注意到了姜墨和虞天衡等人的冲突,对此诸位先生也都是各表一词。

 深陷舆论中心者,是七先生。

 这位七先生不仅是玄武院的先生,同时他还姓虞。没错,这位虞先生在他担任书院先生的前提下,亦是江南虞家的家长。

 虞家的嫡系后辈虞天衡,自是在他的关照范围内。

 虽说这么些年来,虞老先生并未做出过任何实质性的“偏袒举措”,但虞天衡却也因为他的这层身份,获得了许多便利。

 虞天衡算不得纨绔子弟,也从来不会借着虎皮去做些欺男霸女的蠢事,相反他还是个相当优秀的后辈。

 若非如此,虞天衡也没法成为玄武院最为出色的后辈。

 奈何这也无法改变,虞天衡在玄武院“被迫”组建小团体,排挤、甚至打压异己的行为事实。这场诗会,就是最好的佐证。

 在座的诸位书院先生都是明眼人。

 他当然知道,虞天衡所作诗词,也仅仅只是“合格”的水平,完全没有诗会上那些阿谀奉承者,说的那样惊为天人。

 在旁人都夸奖你的时候,你最好是真有旁人说的那样完美。

 不然……

 这些夸奖,就会变成捧杀。

 这就是小团体的弊端。

 虞天衡作为是被“神化”的对象,不论是他自身,还是团体内部,都不会允许任何贬低的声音出现。同时,也需要不断地拉踩其他人,以彰显自身的优越。

 尽管虞老先生能看清楚其中的猫腻,但是他在现在这种场合下,面对其他书院先生质疑,也只能缄口不言。

 虞天衡毕竟还是直系后辈,在这个节骨眼上,不适合说他的风凉话。

 而且,再怎么说,挑衅虞天衡的人是惊蛰仙宗的后辈。这种时候,怎能长他人志气,灭自家威风?

 诗词这块要是再输。

 山河书院那就真是丢人丢大发了。

 好在虞天衡的所作诗词到底还是合格的,很符合年轻人的浮躁与肤浅。

 想必身为同辈年轻人的惊蛰仙宗姜墨,应当也作不出多么深刻的诗词。

 按照文无第一的原则,只要双方的差距没有那么明显,姜墨就不可能在这场诗会上脱颖而出,玄武院的方碑便无法点亮。

 从各种角度来讲,虞天衡的小团体确实能在这里发挥巨大的作用。

 诸位书院先生,也几乎是默认,年纪轻轻的姜墨,写不出脍炙人口的诗词。

 ……

 “道友请便。”

 在虞天衡客气礼让后,姜墨也故作文人般的姿态,在诗会大堂内来回踱步。

 少顷,姜墨自信地说道,“在下所作这首诗,乃是多年前在云梦湖游览时,即兴而作。”

 在座诸位自是知道云梦湖的。这么多年来,山河书院内吟诵云梦湖的诗词也有很多,甚至都属于是早就被写烂的题材。

 其中,佳作名篇亦有不少。

 既然有珠玉在前,那么到时不就能有更多贬低的理由了吗?任你文采几何,你总不可能把这些经年积累的佳作都比下去吧?

 在众多鄙视的眼神下,姜墨便先是吟诵起了前半阕诗。

 “西风吹老云梦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题龙阳县青草湖》这首诗的前半阕,实际上就是在描绘,秋风吹拂下的湖面景致,倒也说不上多么出彩,以至于说还有些过于常规,没有太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点。

 在姜墨诵读完这前半阕诗时,包括后山秘境里书院先生们等诸多修士,都对此没有太多表态,更有甚者,就已经开始出言讥讽。

 到底是这前半阕太平淡。

 若非没有这前半阕的平淡,如何衬托得出,后半阕的潇洒与浪漫呢?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随着姜墨诵读出这后半阕,诗会大堂满座皆惊。

 山河书院的诗词,经常会成为书院修士的心境寄托。不得不承认的是,这篇诗词的确是让他们的心境泛起了波澜。

 此时此刻,他们就好像是真的醉卧在扁舟之上,见得一片星光璀璨,似幻似真、缥缈迷离。不知道是天上的星辰倒映在水中,还是身处于梦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