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竹影寻声
“乐海一舟”引发的舆论风波,像一场突如其来的夏日骤雨,来得猛烈,去得也快,留下的却是洗刷过的清新空气和更加坚实的地面。王强发现,那些原本可能存在的、对自己音乐风格的疑虑,似乎在这场“保卫战”中被大众自发地消解了。人们用最直接的收听、点赞和评论,表达了对《吾心安处》的认可,也无形中给了王强莫大的底气。
但江晓的提醒和下一轮“跨界融合”的主题,像两根鞭子,轻轻抽打在他刚刚获得喘息的神经上。他明白,一次的成功不代表永远,尤其是在这个瞬息万变的舞台上。他需要拿出新的东西,证明自己不只是那个唱着乡愁的“幸运儿”。
“竹子?”练习室里,小胖瞪圆了眼睛,手里还拿着半个刚啃了一口的苹果,含糊不清地问,“强哥,你想用竹子做文章?这玩意儿……能搞出啥名堂?”
王强正对着平板电脑,屏幕上是各种关于竹子的资料。有水墨画里的潇洒竹影,有古代文人墨客咏竹的诗句,有竹制乐器的图片和介绍,还有竹编工艺的繁复图样。“竹子在中国文化里,寓意很多的。”王强滑动着屏幕,眼神专注,“你看,它中空,代表谦逊;有节,象征气节;坚韧挺拔,又不失柔韧。我觉得,这跟我想表达的一些东西,挺契合的。”
小胖把苹果核精准地投进垃圾桶,凑过来看:“寓意是挺好,可这怎么融进歌里啊?总不能唱‘我的家乡有竹林,竹子很绿很挺拔’吧?那也太……太那个啥了。”他比划了半天,找了个词,“太像小学生作文了!”
王强被他逗笑了:“当然不是这么简单。我在想,能不能从竹子的声音入手,或者它的形态,它的精神内核……”
“声音?”小胖来了兴趣,“竹子能有啥声?风吹竹林的沙沙声?还是……那个?”他突然想起什么,跑到墙角拿起扫把,用手指模仿着敲击竹板的动作,嘴里还念念有词,“快板那个?‘竹板这么一打呀,别的咱不夸……’强哥你要说快板?”
王强哭笑不得地看着他耍宝:“不是快板。我想找一些更……嗯,更融入旋律的声音。比如,竹笛?或者箫?”他在平板上搜出一段竹笛独奏,清越悠扬的笛声流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