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砺“骨”声(第2页)
这个想法让他兴奋起来。音乐、灯光、服装,再加上恰到好处的肢体表达,或许就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写意的舞台呈现。
他开始重新打磨歌词。之前的版本,虽然也有“韧”和“节”的意象,但更多是客观描绘。经历了这次风波,他对“风骨”有了更切身的体会。他想把这种在压力下坚守本心、不被外界污浊所染的感觉写进去。
“……浊流欲染青衫,风言欲摧我心……”他尝试着加入这样的句子,但又觉得太过直白,少了些韵味。他想起白师傅刻的那个“韧”字,想起竹子中空的特性——“虚心”,能容纳,也能坚守。
他反复修改,最终将副歌的几句调整为:“一身清瘦立凡尘,任尔东西南北风。虚心自有高境界,留得清气满乾坤。韧者无惧,风骨长存。” 既保留了竹的意象,又融入了更深层的人生态度。
编曲和歌词逐渐完善,王强开始投入到演唱的练习中。这首歌的情感表达,比《吾心安处》更复杂。它需要力量,但不是声嘶力竭的呐喊,而是一种内敛的、由内而外的坚定。它需要清冷,但不是拒人千里的孤傲,而是一种保持距离的清醒。
他尝试着模仿白师傅笛声里那种带着“风声”的质感,调整自己的发声方式,让声音里带上一点点自然的、略显粗粝的气息,尤其是在唱到“任尔东西南北风”时,他刻意让尾音带上一种仿佛被风吹过的飘逸感,但核心音高却异常稳定,以此表现那种外在摇曳、内里坚定的状态。
小胖在一旁听得目瞪口呆:“强哥,你这……这唱法也变了?感觉嗓子里好像漏风,但又没跑调,还挺好听的!像……像开了刃的竹刀,看着不起眼,一划拉能见血!”
“会不会太怪了?”王强有些不确定。这种唱法和他之前的风格差异很大,观众能接受吗?
“怪啥啊!这才叫特色!”小胖一拍大腿,“别人想学都学不来!这叫‘竹音唱法’!强哥你开宗立派了!”
虽然小胖总是夸张,但他的肯定还是给了王强一些信心。他决定保留这种尝试,在舞台上呈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就在歌曲的编排和演唱日渐成熟时,一个小小的冲突发生了。节目组安排了一位经验丰富的音乐制作人来协助选手完善编曲。这位制作人听了王强的《风骨》后,眉头就没松开过。
“王强啊,你这个想法很大胆,精神可嘉。”制作人推了推眼镜,语气委婉,“但是……从市场角度来看,是不是有点太……实验性了?这些竹子的声音采样,作为音效点缀一下可以,但你把它们当成主要的节奏和旋律元素,普通听众可能会觉得有点……吵?或者说,不够‘悦耳’。”
他指着电脑屏幕上的音轨:“你看这段间奏,又是敲竹筒又是吹箫的,感觉有点阴森森的,不够阳光,不够正能量。还有你这个唱法,带点‘风声’?是挺特别,但会不会显得气息不稳?比赛舞台上,稳定压倒一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