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岁月长河》的涟漪(第2页)
“……当那沙哑、粗粝,仿佛被岁月砂纸打磨过无数遍的嗓音响起时,我承认我愣住了。这不是技巧的炫耀,不是流水线工业品的精致,这是一种近乎蛮横的生命力喷薄。老莫的声音,像一杯陈年的烈酒,初入口时或许有些呛人,但细品之下,是无尽的回甘与故事……江晓的词曲,如同为这声音量身定做的容器,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复杂的编曲,却用最朴素的旋律和最直白的语言,勾勒出一条波澜壮阔的人生长河……这首歌,不是写给少年听的,它是写给每一个在岁月中跋涉,脸上有了风霜,心里有了沟壑的人。如果你听懂了,那么恭喜你,也‘恭喜’你,生活从未放过谁……”
这篇乐评,措辞犀利,情感充沛,迅速在朋友圈和微博刷屏。紧接着,其他几位收到小样的乐评人、音乐博主也纷纷发声,无一例外地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年度催泪弹预定!老莫一开口,我的眼泪就没停过。”
“江晓真是鬼才!他总能找到最适合的声音,写出最贴合灵魂的歌。”
“这才是真正的民谣!不是无病呻吟,不是矫情造作,是生活的沉淀,是时间的诗。”
几家深夜电台也开始反复播放这首歌。许多在夜路上开车的司机,在深夜加班的白领,在异乡打拼的游子,偶然间听到这首歌,都被深深触动。
“开着出租车,听着这首歌,突然就想起了我爸,他以前也爱抱着吉他唱两句……”
“刚被老板骂完,躲在楼梯间哭,听到这首歌,突然觉得好像也没那么委屈了。”
“循环了一晚上,想起了很多过去的人和事,有遗憾,有释然。谢谢老莫,谢谢江晓。”
《岁月长河》的播放量和评论数,开始以一种与《微光》截然不同的方式稳步攀升。它不像《微光》那样呈现爆炸式的增长,但它的听众粘性极高,评论区的留言,充满了各种真实的人生故事和深刻的情感共鸣。歌曲的评分,也一路飙升到了惊人的9.8分。
远在南方小城的老莫,是陈海打电话告诉他这一切的。起初,老莫以为陈海在跟他开玩笑,直到他自己打开音乐App,看到那不断上涨的播放量和一条条滚烫的评论,他那双饱经风霜的眼睛,终于忍不住湿润了。
那天晚上,他又去了那家熟悉的Livehouse。老板特意在门口的小黑板上写着:“今晚,听老莫唱《岁月长河》。”
当他抱着那把旧吉他走上那个小小的舞台时,台下不再是稀稀拉拉的冷清景象,而是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听众,许多人的手里还拿着手机,屏幕上正是《岁月长河》的播放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