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auv 你小子终于回来啦(第2页)
陈伟看到欧风琳眼中流露出的喜爱之情,毫不犹豫地对店员说:“就这款,帮我包起来。”然后亲手为欧风琳戴上,深情地说:“宝贝,这手链戴在你手上,简直太合适了,让你瞬间就有了‘京城名媛’的气质。以后每次看到它,就能想起咱们在京城的美好时光。等咱们回去,你戴着它拍照发抖音,肯定能收获好多点赞。说不定还能吸引一些珠宝品牌找你合作呢。到时候你就成珠宝达人啦。”
欧风琳满心欢喜,轻轻抬起手腕,欣赏着手链,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挽着陈伟的手臂,娇嗔道:“就你会哄我开心。我感觉自己今天都快被宠上天了。以后我要是变得太贪心,你可别怪我哦。我要把今天的幸福时刻都记录下来,发朋友圈让大家都羡慕羡慕。”
离开商场后,林子墨带着他们拐进了一条幽静的胡同。胡同里弥漫着老京城特有的烟火气息,灰墙青瓦的四合院错落有致,偶尔能听到几声清脆的鸟鸣。一家深藏在胡同里的老菜馆出现在眼前,木质的招牌略显陈旧,但却透着浓浓的历史韵味。招牌上的字迹有些模糊,却也增添了几分古朴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这家菜馆多年来的风雨历程。菜馆的门口摆放着两个石狮子,虽然体积不大,但雕刻得栩栩如生,张着嘴巴,仿佛在守护着这家老店。石狮子的身上有一些岁月留下的痕迹,毛发的雕刻依然清晰,仿佛在诉说着曾经的繁华。
推开门,一股浓郁的老京城美食香味扑面而来。店内的装修充满了复古风格,木质的桌椅摆放整齐,墙壁上张贴着老京城的黑白照片,有热闹的庙会场景、街头的小贩叫卖,还有传统的四合院生活画面。屋顶上悬挂着几盏红灯笼,暖黄色的灯光洒在每张桌子上,营造出温馨而惬意的氛围。角落里摆放着一些老物件,有老式的留声机,虽然已经不再使用,但却成为了店里独特的装饰品,见证着岁月的变迁。留声机的外壳是木质的,经过岁月的打磨,表面呈现出一种温润的质感,喇叭上的花纹依然清晰可见,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留声机旁边还摆放着几张老唱片,唱片上的纹路记录着曾经的旋律,让人不禁遐想当年在这里播放的悠扬音乐。
林子墨熟门熟路地找了个位置坐下,热情地介绍道:“来京城,这炸酱面、卤煮、豆汁儿配焦圈可都是必吃的招牌美食。先说这炸酱面,面条得是手工擀制的,筋道有嚼劲,肉酱要用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小火慢熬,熬得那叫一个色泽红亮,香气扑鼻。卤煮呢,猪大肠、肺头、火烧这些食材,得用老汤慢慢炖煮,煮到软烂入味,每一口都充满了老京城的烟火气。还有这豆汁儿,虽然味道独特,很多外地人第一次喝可能不太习惯,但它可是老京城人的心头好,配上刚出锅的焦圈,那口感,酥脆与绵软交织,别有一番风味。这家店的炸酱面,面条是师傅凌晨就起来擀制的,保证新鲜劲道。肉酱更是用了独家秘方,味道特别醇厚。师傅在熬肉酱的时候,会加入多种香料,小火慢炖几个小时,让每一块肉都充分吸收香料的味道,所以做出来的肉酱香气四溢,口感浓郁。而且师傅选用的五花肉都是当天清晨采购的新鲜食材,确保了肉质的鲜嫩和口感。”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美食就陆续上桌了。炸酱面的面条根根爽滑劲道,泛着淡淡的麦香。金黄色的肉酱浇在面条上,再配上嫩绿的黄瓜丝、胡萝卜丝和豆芽,色彩斑斓,让人食欲大增。陈伟拿起筷子,挑起一些面条,裹满肉酱,送到欧风琳嘴边:“宝贝,尝尝,这可是最正宗的老京城炸酱面,味道绝对一流。这肉酱的香味,闻着就让人垂涎三尺。你看这肉酱的色泽,红得发亮,一看就知道味道不一般。这肉酱里的每一块肉都炖煮得恰到好处,入口即化,又带着香料的醇厚味道。”
欧风琳轻轻咬了一口,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赞不绝口:“哇,太好吃了!这肉酱咸香醇厚,一点也不油腻,面条也特别有嚼劲,搭配上这些蔬菜,口感好丰富。我感觉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炸酱面了。这黄瓜丝的清爽、胡萝卜丝的清甜和豆芽的脆嫩,和肉酱搭配在一起,简直是完美组合。而且这面条的麦香和肉酱的香味相互交融,让人回味无穷。”
接着,卤煮也被端上了桌。一大碗卤煮摆在面前,猪大肠处理得极为干净,没有一丝异味,炖煮得软糯而不失韧性,轻轻咬一口,汤汁在口中四溢;肺头口感细腻,吸收了老汤的浓郁味道;火烧泡在卤汁里,变得松软可口,每一口都能感受到卤汁的醇厚香味。卤煮上面还撒着一些葱花和香菜,为这道美食增添了一份清新的味道。猪大肠的内壁处理得非常干净,没有任何杂质,吃起来口感软糯又有嚼劲。肺头的质地鲜嫩,吸收了老汤的香味,每一口都充满了浓郁的味道。火烧泡在卤汁里,变得松软入味,咬一口,卤汁的香味在口中散开,让人回味无穷。卤汁的配方是店家祖传的,经过多年的改良和传承,味道独特而浓郁,将各种食材的味道完美融合在一起。
最后,备受瞩目的豆汁儿和焦圈登场了。豆汁儿呈灰绿色,散发着一股独特的酸味,对于初次尝试的人来说,确实有些难以接受。欧风琳看着这碗豆汁儿,微微皱了皱鼻子,有些犹豫。
林子墨笑着鼓励道:“嫂子,别害怕,这豆汁儿虽然闻着味道特别,但喝起来真的很不错。你先抿一小口,适应一下,再配上焦圈试试。这焦圈是刚出锅的,特别酥脆,咬一口‘嘎吱’响。焦圈的制作工艺很讲究,要用优质的面粉,经过多次发酵和油炸,才能做出这种外酥里嫩的口感。制作焦圈的师傅手艺精湛,对面粉的比例、发酵的时间和油炸的火候都把握得恰到好处,所以做出来的焦圈口感绝佳。”
欧风琳轻轻端起碗,抿了一小口豆汁儿,脸上露出了些许惊讶的表情:“这味道……真的很特别,不过好像也不难喝。就是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溜溜的感觉。这酸味儿虽然有点怪,但细细品味,还带着一种独特的发酵香气。而且这豆汁儿的口感很顺滑,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以下咽。”
林子墨和陈伟相视一笑。林子墨说道:“嫂子,你慢慢品,多喝几口说不定就爱上了。很多外地人刚来京城,都接受不了豆汁儿的味道,可一旦习惯了,就会对它念念不忘。我有个朋友,刚开始喝豆汁儿的时候差点吐了,后来喝着喝着就上瘾了,现在隔三岔五就要来一碗。他还说喝豆汁儿配上焦圈,是他一天中最享受的时刻。他每次喝豆汁儿的时候,都要细细品味那种独特的酸味和焦圈的酥脆口感,感觉特别满足。”
用过餐,三人开始商量下午的行程。
林子墨提议道:“嫂子,下午咱们去恭王府吧。恭王府那可是京城的一大宝藏,有着‘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美誉。那里的建筑气势恢宏,园林精致典雅,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代王府的奢华与尊贵。咱们可以在那里感受一下历史的厚重,领略古代贵族的生活风貌。恭王府的大戏楼特别有名,据说当年王公贵族们经常在那里听戏娱乐,咱们去看看,说不定还能想象出当时热闹的场景呢。大戏楼的建筑风格独特,采用了传统的木质结构,飞檐斗拱,雕梁画栋,非常壮观。内部的装饰也很华丽,座椅都是用上等的木材制作,上面还雕刻着精美的图案,舞台上的布景道具虽然已经陈旧,但依然能让人感受到当年的繁华。大戏楼的顶部绘制着精美的藻井图案,色彩绚丽,图案复杂而精巧,每一笔每一划都展现着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藻井中心的龙珠仿佛随时都会腾飞而起,四周环绕的祥云图案栩栩如生,仿佛在轻轻飘动。坐在戏楼的座椅上,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当年咿咿呀呀的戏曲声,看到王公贵族们身着华服,悠然欣赏戏曲的场景。
而且恭王府的花园也别具一格,园内的亭台楼阁错落有致,与假山、池塘、绿树相互映衬,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漫步在花园的小径上,脚下的石板路蜿蜒曲折,路旁的花草树木散发着阵阵清香。假山上的石头形态各异,有的像威猛的狮子,有的像灵动的猴子,仿佛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特意为这座花园打造的艺术品。池塘里的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弋,水面上漂浮着几朵睡莲,粉色的花瓣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娇艳。
还有那抄手游廊,沿着花园的边缘延伸,红色的柱子和绿色的栏杆相得益彰,为整个花园增添了一份优雅的气息。在抄手游廊上行走,可以欣赏到花园的各个角落,无论是远处的楼阁还是近处的花草,都能尽收眼底。
欧风琳思考了一下,有些期待地说:“子墨,我其实挺想去南锣鼓巷的。我听说那里是最能体现老京城风情的地方,有很多充满特色的小店,能买到各种传统手工艺品,还能深入体验原汁原味的胡同生活。想想就觉得很有意思。我在网上看到有人分享在南锣鼓巷的照片,那些小店的布置都好有特色,还有各种传统小吃,我好想亲自去尝尝。我还看到一些小店卖的手工艺品,都是民间艺人亲手制作的,每一件都蕴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我特别想买几件带回去做纪念。听说南锣鼓巷还有一些隐藏的文艺小店,里面摆满了各种复古的书籍、唱片,充满了文艺气息,我也想去逛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