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被拐的孩子(第3页)
李正峰领着人便奔了架库阁。
管事的老头一听所求,脸皱得活脱脱像颗风干的苦橘:
“哎哟喂,我的李大人!您这不是存心为难卑职吗?”
“咱这架库阁里,单是岭南郡广大府上下的学生簿册,少说也堆了两万份!这可比海底捞针还难!卑职打哪儿给您寻去?”
“两万?!”张世平倒抽一口凉气,“恁多读书人?”
书曹脸上掠过一丝与荣共焉的得色:“那可不!咱岭南郡广大府,那是人杰地灵!自打杨家……”
“咳咳,自从杨武涛杨大人执掌本地以来,那是宵衣旰食,体察民情!”
“办了多少义学!寻常百姓家的娃,不求金榜题名,能识得几个字、算清几笔账,那也是好的!”
“在杨大人感召下,多少乡绅富户,乃至升斗小民,都跟着兴办学堂!连……连那沿街乞讨的,都曾办过义塾呢!”
“乞儿办学堂?”
李正峰敏锐地叼住这话头,
“讨饭的哪来的银钱供娃娃念书?”
书曹闻言,神色一肃,恭恭敬敬地朝北(大约是京城方位)拱了拱手:
“这位乞儿可非比寻常!他名唤洪八公!李大人莫非未曾听闻‘洪义丐’的名号?”
李正峰隐约有些印象,仿佛幼时在茶楼听评书先生提过一嘴,细处却记不真切了。
书曹脸上满是敬重:“洪八公先生乃是大越人。五岁失怙,九岁失恃,自此流落街头,以乞食为生。”
“他心中渴慕读书,却求告无门,一生竟未识得半个大字。稍长些去给大户人家帮佣,又因不辨文书、不识算筹,屡屡遭人欺瞒克扣!”
“他据理力争,结果……生生叫人打折了一条腿!”
“折了腿,他只得重操旧业,乞讨度日。然其心未死!他不甘自身潦倒,更不忍见穷苦人家的娃娃永远因目不识丁而受人欺凌!”
书曹语气渐次激昂。
“于是他漂泊四方,白日里寻些零工苦力,入夜则行乞街头,从二十五六到四十出头,前后十五载春秋!”
“省吃俭用,一个铜板恨不能掰成两半花,攒下些许钱财便置办田产!”
“终于,到了四十出头那年,他积攒下二百两纹银,购得二十亩良田!”张世平接过话头,语气也带上了感慨。
“他用这二百两银子在家乡起了一座学堂,恳请乡邻送娃儿来念书!不收束修!不取粒米!”
“只求学生娃儿们得空帮忙侍弄那二十亩田地!田中所出,亦非自用,乃是用来支付教书先生们的酬劳!”
“那些被其大义感召而来的先生们,钦佩他的为人,纷纷推却酬金。洪八公便将田里收获的粮食,分与学生娃儿充作口粮。”
“乡民们见孩子既能读书明理,又能混个肚圆,争相将孩子送来!”
“如此这般,义塾便红红火火地办起来了!也教出了百十来个蒙童!”
“乡民感念洪八公大恩,欲将义塾命名为‘洪八公塾’,却被他婉言谢绝。他取孔圣人‘有教无类’之意,将义塾定名为——”
“有教,义塾。”那一直痴痴呆呆的少年,忽然直勾勾望着房梁,喃喃出声。
张世平瞧了少年一眼,颔首道:“不错!正是‘有教义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