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道士与傻子(第3页)

 

李正峰失笑。

 

这老狐狸还谈条件?

 

不说拉倒!

 

他摆手道:\"既不敢说,就先回府冷静。等鼓足勇气再来。\"

 

吴田贤急忙拦住又要下拜:\"李大人,求您仗义相助!\"

 

李正峰不耐:\"我这人喜欢直来直去,有事说事!\"

 

吴田贤为难:\"您不答应相救,下官实在难以启齿!\"

 

见他倚老卖老,李正峰作势要走。吴田贤咬牙道:

 

\"大人留步!下官直言——昨夜岁考试题被盗之事,能否当做从未发生?\"

 

李正峰心下了然。

 

这是要瞒天过海。

 

考题被盗对书生是灭顶之灾,对出题官却是仕途劫数。

 

朝廷追查下来,失职之罪足以断送前程!

 

张世平昨夜欲言又止正是为此,老江湖早看透其中关窍。

 

李正峰断然拒绝:\"此事关系重大,我区区千户岂敢隐匿不报?\"

 

吴田贤哀求:\"大人务必救我一命!那些书生下官定严惩不贷。您看,他们虽盗题却未酿成大祸,不如就此遮掩......\"

 

\"你要捂盖子?\"

 

李正峰打断,

 

\"吴大人应当清楚,玄镜司乃武帝亲军,隐瞒案情即是欺天之罪。\"

 

\"您为官多年,不会不知这么做的下场吧?\"

 

吴田贤连连点头:\"下官明白。但有些事天知地知......\"

 

\"举头三尺有神明!\"

 

李正峰斩钉截铁,

 

\"此事绝无转圜余地!\"

 

见态度坚决,吴田贤绝望嘶吼:

 

\"李大人!下官自问从未开罪于您,何忍逼我走上绝路?\"

 

李正峰正色道:\"吴大人放心,我绝不眼睁睁看你赴死——\"

 

在对方燃起希望时补充,

 

\"到时定会闭上眼睛。\"

 

这老油条分明要拖他下水。

 

整个案子与他无关,若贸然包庇才是引火烧身。

 

他年纪轻轻却深谙官场之道,岂会中计?

 

吴田贤失魂落魄离去后,张世平从后院转出:\"此事未完,下次吴志远必会同来。\"

 

李正峰冷哼:\"天王老子来了也休想!咱们办正事去。\"

 

他原本对张天冬失踪案兴趣缺缺,如今岁考盗题案发,反倒来了兴致——正好借查案躲开吴田贤纠缠。

 

调来案宗细阅后,他问道:\"张天冬与吴志远既是同窗,为何隐瞒这层关系?\"

 

林昌泰疑惑:\"他们隐瞒了吗?下官未曾查到。\"

 

李正峰冷笑:\"他们确实刻意遮掩。而且张天冬来时带着书童,如今书童失踪,其中必有蹊跷。\"

 

林昌泰恍然击掌:\"同窗之谊重如山,二人却讳莫如深,确实可疑!\"

 

李正峰又问:\"他们曾在何处求学?\"

 

灵光乍现:\"可是秋月书院?\"

 

——秦无一提过在秋月书院就读,又受同窗邀约来南王府,未免太过巧合。

 

林昌泰摇头:\"下官查证过,是元元书院。\"

 

\"元元书院?\"

 

\"取自'读书本意在元元',意在标榜朝廷选才不拘门第。\"

 

李正峰思忖片刻:\"备马,去元元书院查访往事。\"

 

林昌泰迟疑:\"有必要吗?时隔二十载能查到什么?\"

 

李正峰道:\"直觉告诉我,张天冬失踪与同窗旧事有关。\"

 

——其实纯属搪塞,主要想避开吴田贤纠缠。

 

林昌泰却自行脑补:\"不错!张天冬不告而别匆忙赴约,定有急事。\"

 

\"而他直奔吴志远府邸,必与二人秘辛相关。据查这些年他们并无往来,若非档案记载,无人知悉同窗之谊。\"

 

\"所以此番突然造访,定与书院旧事有关!妙啊!\"

 

说着冲李正峰郑重抱拳:

 

\"李大人真乃神断,直指要害!\"

 

李正峰笑而不语。

 

这憨货自说自话什么?

 

二人直奔元元书院。

 

元元书院可是岭南郡最出名的学堂,安安稳稳地待在南王府郊外的山脚下。

 

四周绿树环绕,郁郁葱葱。

 

林昌泰指着弯弯曲曲的山路介绍道:

 

\"这山上小溪多得数不清,翻过山头还能看到一条大河。站在高处望出去,竹林里泉水叮咚作响,确实是个读书写字的清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