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沧海茫茫粒米身

第23章 点传(第3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赵大张二说:“去就去。我们也是读过几天社学,识文断字,又走南闯北,想骗我们没有那么容易。”

 旁边的商贩们嗤笑说:“能出门做生意哪个不是读过社学,识文断字也值得拿来显摆!”

 赵大张二被煞了威风,也不言语,把面饼吃完,对那两个商贩说:“走走走,今天定要开开眼界。”

 在身后众人的嘲笑声中,赵张二人被两个商贩领着穿过广运桥进了临淮城,来到城墙边的一座院落里。

 院子外看着平常,进去才看到屋子里好些个人,人人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听一位坐在矮炕上的师傅布道。

 师傅穿着白麻衣,五络须髯,声音清越,正说道:“人生在世,当以忠信为本。何谓忠?忠于天命,忠于佛祖,不可有二心……”见商贩带两个陌生人进来,停住讲话,说:“潘、杨教友带客人来参观我教?”

 商贩不忿地说:“这两位凤阳县来的货郎对我教语出不敬,说是骗子,是以带他们来见识一下。”转身对赵张二人介绍:“这位是吾红花教的点传师薛师傅。”

 点传师薛师傅并未发怒,呵呵笑着说:“子曰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世人为名利所惑,对红花教不了解,不足为奇。”

 薛师傅说着站起来,迈动步伐,来到赵张二人面前,打一稽首说:“在下贱姓薛,两位兄弟叫我老薛即可。我带你们看看我教,可否?”

 赵张两人不由自主点点头,薛师傅示意他们跟过来,带着赵张二人向旁边屋子走去。

 邻屋里则是几个小乞丐躺在炕上,头上贴着白毛巾,想必是正在病中。赵大走过去摸摸其中一个乞丐的额头,果然在发烧。

 张二疑惑地说:“我大明官府有卑田院,收容鳏寡孤独和乞丐;也有济慈院,有大夫免费为穷人治病开药,何劳红花教多此一举?”

 薛师傅叹道:“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如果药能医不死病,那世界上就没有穷富了。既然是良医良药,那么就贵。济慈院怎么会有良医良药呢?”

 这个道理倒是没问题,赵张二人闻之默然点头。

 赵大突然问道:“那如果加入红花教,本人、亲友得病了怎么办?”

 薛师傅莞尔一笑说:“非教徒的乞丐、穷人,吾教都能给他们治病,何况入了教的兄弟姐妹?”

 赵大张二对视片刻,张二说道:“薛师傅,我想入教。”

 虽是寒冬腊月,但薛师傅如春风拂面,说道:“如果只是为了能免费治病,那加入吾教就是其心不诚。你们先去听听我教教义吧。”

 说着薛师傅又带着赵张二人绕院子里的厢房看了一圈,里面有饭堂、有传经室、有惩戒室,有医务室,正屋当中供着一尊弥勒佛像,供桌上点着线香。

 薛师傅进了正屋,立刻在佛前顶礼膜拜,口中念念有词祷告,赵张两人面面相觑,也跟着跪在佛前叩首。

 礼拜完毕,薛师傅把赵张二人又带回最初进来的传经室,早有信众给他们放好蒲团,两人跪坐蒲团上,听薛师傅传经。

 薛师傅边讲边提问,鼓励信众畅所欲言。一个时辰后讲经结束,信众与薛师傅拜别,各自离去。

 薛师傅留下赵张二人,问道:“听了传经,对红花教有什么认识吗?”

 赵大想想说:“一入红花教,当对本教忠,对教主忠,对师傅忠,对教友忠。全身心投入本教。”

 薛师傅微微颌首,又对张二说:“你的认识呢?”

 张二回答说:“一入红花教,自然是要信。相信教义,相信教主,相信师傅,相信教友。”

 薛师傅神色惊讶说道:“两位兄弟真是有灵根有悟性!刚听传经就领悟到吾教精髓,加入吾教,日后前途无量,在天堂中至少也是一个丞相、将军的位置。”

 赵张二人更不怀疑,异口同声地说:“请薛师傅指引,我们要入教。”

 薛师傅说道:“要入教先登记,再交纳二十铜板。以后你们每个月的收入交一成给教会。”

 赵大迟疑地问道:“二十个铜板,这么贵呀?”

 薛师傅看看两人脸色,和蔼地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二十个铜板是给你们一个机会,让你们进入到一个广阔的平台,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薛师傅顿了顿,又说道:“穷人有五大思维误区,如省钱、狭隘、小农经济等,觉得自己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不肯借力、不想花钱,对自己省,对别人抠,弄得没人待见!”

 见赵大张二被puA得脸红,薛师傅给他们指出一条明路:“你们加入红花教,教中的兄弟姐妹都是你们的客户,大家互通有无,互相支持,生意自然会做大。今天带你们进门的潘、杨两人,也是货郎,你问问他们,现在的生意比以前多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