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新年(第2页)
陆知县从棋盘上抬起头,一本正经说道:“治世之本,唯在得人;得人之道,首重教化。哪怕下刀子都要县试,岂有延期开考之理!”
杨植知道有门,心中疾呼:“快考考我,快考考我,给我透露一下考题。”
陆县令却没有寻常前辈抓住一个后生晚辈就当场出题的习气,他慢慢说道:“我多有耳闻,你近来足不出户,在家攻书,《四书》可曾记熟?”
有戏!杨植正要打蛇随棍上,把话题往《四书》中的句子上引,不料陆知县说:“《大学》字数少,背下来很容易;《孟子》字数多,要背下来得花功夫吧。”
踏马的不说人话!
这是最后的机会,过年后再找陆知县会招人非议的。杨植腆着脸说:“我这一个月已经把《孟子》背熟了,只是不知道孟子说‘何必曰利’,是什么意思?”
陆知县有点烦了,从棋盘边站起,走到书架前抽出半册朱熹注的《孟子》丢给杨植,咤道:“朱子都有解释,自己去看。”
陆县尊能做到的就有这些,考题就在这半册《孟子》里。杨植不敢再有奢望,连忙告辞。
几天后就是元旦。杨植仗着年轻,趁着守岁的功夫把半册《孟子》对照吉安版南昌版的《三年科举五年模拟》辅导教材梳理了一遍,信心满满。
大年初一早上放过鞭炮后,袁守诚夫妇看家,杨植出动,把所有的上司同事、亲戚朋友、岳父母家全拜了一遍,反正一路上喜气洋洋。
从岳父母家醉眼朦胧出来,杨植被赵大张二截住。
大过年的也不得闲,真的是劳碌命!
杨植见这两个人,一下清醒过来。“红花教没有团拜会吗?”
赵大鬼鬼祟祟把杨植拉到僻静处说:“正要向总旗汇报工作。最近在西乡拉了一百多人入教,都是冯指挥使卫所里的军户。另外在西乡本地发展了两个村庄,仪式、上课像模像样,教里巡视员来过一次,非常满意,把我们升为香头。”
杨植紧张地问:“没有人被洗脑吧?嗯,就是说没有人相信那红花教那一套吧?”
张二解释说:“现在西乡还处于扶贫济困开创基业阶段,我们讲的也只是忠孝仁义那一套,还没有跟他们说末日来临、弥勒佛降世。”
杨植松口气说:“这就好,不能跟他们讲这些,一块白布被染黑,想洗白就很难了!保不齐里面会有人哪天鬼迷心窍,把红花教换个名字,死灰复燃。”
赵大点点头,说:“知道了。明天是我们主持旗下教众的团拜,后天去临淮的那个村庄里搞中层,嗯,你说的中层干部团拜,还有红包发,我们这个月向教里交了不少钱粮。”
杨植指示道:“去参加中层干部团拜会,把他们的名字记住,如果有更高级的护法来参加,一定要想办法跟踪他,知道红花教的老巢。收了红包不要独吞,记个账交到锦衣卫的卫所去。”
赵大一一记下,说:“我们会带几个锦衣卫中侦缉好手装成随从在庄外等候,到时候给个暗号,让他们派出一个跟过去。”
大概因为再过几个月就要举事,红花教主对这次中层干部的团拜会非常重视,派了两名护法参加。
两名护法露面,赵大张二竟然看到黄秀才也是护法之一。不过想想也不奇怪,一名秀才在这种大部分是平民的组织中必定是身居高位的。
另一名护法看着虽然粗豪,但是气势十足,显然是平日里经常使唤人的角色。一打听,果不其然,正是赵大张二参加灵修班的那个村庄的村长。
两位护法平易近人,竟然能一一叫出中层干部们的名字,口中说道“不谈工作,大家吃好喝好”,挨个给中层干部们敬酒,那作派,居然不在冯指挥使之下。
杨植听了赵张两人的汇报,只能感叹华夏之大人才济济,总有野有遗珠的时候。到乱世他们中间就会出现李自成张献忠杨秀清萧朝贵,打上几仗就能出李定国李过陈玉成李秀成这种万人敌,可惜他们生不逢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