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有福之州(第2页)
提举呵呵两声道:“老舒,朝廷部门不是草台班子,得按流程来。”
舒芬疑惑地问:“什么流程?提举大人画个圈就可以了吧?”
“需要上会,你是司里的高层,得班子讨论通过,上峰批准。”
听起来没有问题,舒芬回家等消息了。
成化年间,朝廷在福州城郊的闽江河口琯后街建了一个怀远驿,专门用于招待流求的贡使、读书人、商人、贡使船员,馆驿里天天住着一波一波流求来的客人。
流求现在也称为琉球,小小的地方共有中山王、南山王、北山王三个藩王,曾经打得不可开交,太祖高皇帝就发诏书给他们说:“上天有好生之德,怕百姓互相伤害,特地生下聪明的人为领导,以抚育黎民。现在我派使者去琉球,你们三王不要再互相攻伐,好好让百姓安居乐业。”又令福州城闽江河口三十六姓居民移居琉球,以教化他们。
琉球因为与福州有如此密切的渊源,所以享有两年一贡的特权;再加上福州城三十六姓移民琉球后一百多年婚姻交流下来,琉球国民都成了福州的老乡,琉球贡使团每次来福州朝贡就当回老家探亲。
这天怀远驿的琉球使团接到通知,福建镇守太监尚春尚公公让他们去镇守衙门一趟,琉球朝天使赶紧带上乌木、沉香前去。
尚老公为人不错且很能干,在福建广受尊重,但是也像所有的太监一样,有贪财的特点。他笑咪咪地收下礼物,对朝天使说:“陈使臣,我这里有一批苏州丝绸,十三倍之利售卖给你,如何?”
陈使臣无可奈何,苏松杭地区丝绸工坊众多,织业公会统一定价,丝绸价格非常透明。行价是十倍之利,多出来的就算是孝敬尚公公了。
但是看到丝绸时,陈使臣眼睛一亮:这种级别的丝绸,转手到琉球、日本、南洋,至少是二十倍之利。
“尚老公如有吩咐,外臣任凭驱使,在所不辞!”
尚春咯咯笑了起来,对陈使臣道:“咱家来了一位朋友,是苏松巡抚衙门兼苏杭织造司的书吏。他要跟你说的事,咱家也不懂,也不操这个心。你去咱家的书房里,好好跟他聊聊。”
陈使臣转进书房里,只见屋里正当中坐了一位秀才,身后侍立两名锦衣卫;一位六品官、一位海盗船长模样的人分坐左右。这队奇特的组合成功地引起了陈使臣的兴趣。
秀才请陈使臣坐下,开口就问:“陈使臣,你想当官吗?”
“当官不自在,自在不当官!”
舒芬两天后又去市舶司提举办公室时,提举唉声叹气地对舒芬说道:“只要当了官就身不由己!你的探亲假报告,还没有走到巡抚衙门就卡在尚春尚公公手里啦!”
舒芬百思不得其解:福建镇守太监卡这种事干嘛?他没有老婆子女吗?
“提举大人可否提示一下?”
提举看看办公室外,压低声音说:“你需要对齐与尚公公的颗粒度,让尚公公为你赋能!”
这是什么新词?从来没有听过!大明基层官场现在流行黑话么?
见舒芬懵懵懂懂,提举得意地说:“不好意思,这些词我也是刚从尚公公那儿学的,听说尚老公是跟一位秀才学的。”
“那尚公公是什么意思呢?”
提举耐心地说:“尚公公在福建有两大名声,一是能干亲民,二是爱阿堵物。老舒,我们同事一场,今天打开天窗说亮话,你应该递些银子上去。”
这个时代,送钱送物是正常的人情往来,非常合理。只是翰林老爷清贵华选不沾实务,不但没有外快,而且俸禄少得可怜。
舒芬为难地说:“我今年才是修撰,至少还要三、五年后才能去哪个省任一次乡试主考官,收上一百多弟子,那个时候我才能收上拜师礼金,现在我实在没钱。”
提举的脸色沉下来,没好气地说道:“你以前是状元翰林老爷,是天上仙,视我们凡人如视蝼蚁!现在你仙子落凡尘,就要接地气!要跟我们和光同尘,大家一起愉快玩耍,不要摆出冰清玉洁高不可攀的嘴脸!我们福州人可不是什么娇滴滴的良民,有的是力气和手段,让你欲仙欲死,欲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