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反狱
从福州离开之时,杨植的船上多了一名去南京求官的人,正是琉球使臣陈宪。
船只先在华亭县接上陆家好大儿和夏秀才,然后在苏州府太仓州入港。杨植先拜见了廖太监,送上福建之旅赚的金银,这一趟下来,比在苏杭就地征收丝绸并就地发售,收入要多出几倍。
经商并非杨植的热衷,商路打通后,让陆夏两家去与廖宣接洽就行了。身为一名合格的地青,杨植自问更擅长于键政。
辞别廖太监后,杨植带着几名海上豪杰去拜见李充嗣巡抚。
“前辈,这是东海图,征倭的话,琉球是一个重要的支撑点。宋素卿、陈宪两位有大用,前辈不妨征为幕僚,日后看情形给他们叙功。”
李充嗣令人带日本、琉球使臣下去办巡抚衙门专员凭照,对杨植说道:“日本第一批银子来了,廖太监已经递送一半到南京,一半给我操练乡兵。你还不跟天官打招呼,廷推派我挂帅。”
迫不及待的李老前辈象打了鸡血一样处于亢奋的状态。权力是最好的春药,古人诚不欺我!
“前辈放心!信早就发过去了!只要乡兵集训完毕,廷推没有问题!南直隶、江西、闽浙籍官员都支持你!”
给李巡抚吃了定心丸,杨植又问道:“南京现在怎么样了?”
“南昌、淮扬、应天都遭受了春寒春汛,三地公私房屋、良田大部被毁损,都在问朝廷要钱要粮,幸好天气转热,不然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正德十五年六月初三日晚上,约摸一更天气,南京城里已经静街,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守在城里主要街道口,盘查过往行人。
更夫提着小灯笼,敲着铜锣梆子,穿行在又窄又长的大街小巷里,路边墙角里趴着一团团蠕动的人影,时不时传来几声呻吟。
淮扬和应天地区的春季大水,使得很多房屋被毁的灾民涌入南京城,一时城内治安急剧恶化。南京城的上元县、江宁县大牢里关押着不少偷窃抢劫聚众斗殴的人犯。
南京城里另外还有两个高级监狱,分别是南京刑部监狱和南直锦衣卫诏狱。自朱宸濠兵败以来,朱宸濠手下高级文武及附逆的南直官员及家属都被暂时羁押在这两个监狱,导致这两处前所未有地人满为患。
锦衣卫诏狱是半埋入地下的,南京夏日炎热而潮湿,每间牢房里堆满了人,外人进去很少能受得了里面的臭气,在押犯人早已习以为常。
诏狱靠里面的一间牢房关押着的是七、八个朱宸濠的指挥使、千户。与其他宁逆军官出身山贼湖匪不同,这些人是正经的大明武官,当初朝廷批准的宁王护军。
尽管大家都是囚犯,但是这个牢房中的犯人还是按原来的军官阶级行事,以前指挥使魏大绅为首。
几人自去年南昌黄家港兵败后就被解押到南京,迄今已近一年,在诏狱里只见在押人员进进出出,也没有人来审讯他们。
牢房内燠热异常,众人都睡不着。一名前千户看着通风小窗外黑漆漆天色上的银河,问魏大绅道:“指挥使,我们要关到什么时候?”
魏大绅苦笑一声道:“都到这地步,还称什么官职。我也不知道要关到什么时候,我们又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也就是关到年底跟他们一起处斩罢了。”
牢房内其他人默然无语,大家的前途可以预见:人被斩首,男性家小被充军,女性亲属没入教坊司。
魏大绅在黑暗中看不清大家的神色,他压低声音说道:“你们凑过来,我有话跟你们说。”
借着窗外微微星光,黑暗中几人慢慢聚到魏大绅身边,魏大绅用手一个一个摸摸脑袋,确认无误后,用更低的声音说道:“宁王爷还有很多残兵在彭蠡湖和长江上,南京城里也有宁王的人,我们要想办法出去。”
牢房内其他几人互相看看,还是那名千户问道:“那么,我们怎么能出去呢?”
魏大绅轻笑一声:“昨天放风时,我听说明天我们要被转移到刑部监狱,转移时我们就逃。”
他随意拍拍其中一人,又说道:“你们现在睡觉,养足精神,明天看我眼色行事。”
第二天果然几名狱卒捂着鼻子进了监狱,对魏大绅几人说:“你们出来,给你们换一个好地方。”
几人跟着狱卒出监房,在狱道中魏大绅陪着笑问:“军爷,我们是不是要被斩首?”
狱卒不耐烦地说:“想什么呢,还没有给你们吃断头饭。”
几人走出牢里,外面的阳光使他们一下没有适应,不由得眯着眼习惯阳光,活动了一下身体。
犯人太多,监狱里没有那么多枷锁镣铐,诏狱每个犯人都没有被禁锢。一名锦衣卫军官带着几个兵丁过来,喝道:“把他们一个个绑起来带走。”
魏大绅突然暴起,闪动身形直扑那名锦衣卫小军官,一拳打中军官的腹部,军官疼得一闭气,不由自主按着肚子弯下腰。魏大绅手一动,把军官的佩刀拔了出来,挥刀在军官的喉咙上一抹,口中说:“快动手。”
这几下兔起鹘落,跟着锦衣卫军官来的几名兵丁都没有佩刀,只是腰上别着短棍。带队军官的鲜血飚射出来,兵丁们一下愣住,没有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