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阅兵(第2页)
杨廷和站在正阳桥南队列之首。他向南看去,触目所见皆是无边无际飘扬的白布、晃动的人头和在寒风中瑟缩的麻木肉体,这让他心跳肝颤。
王阳明在南京单独面圣,其奏对内容无人知晓,但正德随后就处决了不少官员、太监。
不知道王阳明在南昌,有没有抄到自己与朱宸濠往来的书信?他如果抄到书信,会不会向皇上告发我?皇上若得书信,是不是给我体面,隐忍不发?
几年家软刀子割头不觉死,只等得太白旗悬才知道命有差!
杨廷和恭敬地站着,神色庄重。但心里翻江倒海,无数个念头涌现,不断推敲着各种可能性。
正思虑间,四匹快马驰来,马上军校盔明甲亮高大魁梧。及至正阳桥南人群前,军校声如洪钟,高声大喝道:“圣上南征还京,万胜!”
不一会,正德身着弁服一马当先,穿过俘虏及人头的丛林,来到正阳桥前。迎驾的官宦及乡老士子跪倒尘埃,口称:“恭迎吾皇大捷,唱凯归来,吾皇万胜!皇明万胜!”
正德挥挥手道:“平身罢!”说着打马来到正阳门下。
后续队队膀大腰圆的骑兵、步兵各排成两列,均身着绵甲、头顶明盔,手持刀枪斧铳,腰悬弓箭,整齐地走上正阳桥,从正德眼前经过接受正德检阅。
长长的军列在江彬的带领下,高唱着嘹亮的军歌,经过正德面前时举起手上的武器行戟礼,然后转向京西的外四家军营。
军列经过约花了半个时辰,之后正德在赞礼官的引导下骑马进入正阳门缓步通过御街。御街两旁如乌云云集的民众个个欢呼雀跃,奋力挥手,高呼“吾皇万胜!大明万胜!”如果不是锦衣卫的官兵在御街两边维持着秩序,这些民众真的有可能挤到正德身边去触摸天子。
正德骑在马上,不住向两边挥手。民众更加狂热,每个人都满脸通红,极力向上跳,想多看清楚天子。最前面有些民众点着香火举过头顶,跪下顶礼膜拜。
赞礼官引导正德在午门前下马,乘肩舆穿过城洞来到午门背面,换上常服登上午门楼。
衣着鲜明的锦衣卫在午门前组成仪仗队,引领文武百官、乡老乡贤、诸番使客人等侍立位于午门楼前御道东西两边。
太常寺卿一挥手,太常寺乐团奏起了丝竹管弦铙钹钟磬,由上百名年轻的秀才监生及官家子弟组成的歌咏队唱起了太祖高皇帝亲自制订,用于奏凯典礼的“铙歌”:
炎精开运,笃生圣皇。大明御极,远绍虞唐。河清海晏,物阜民康。威加九有,德被八荒。
龙飞淮甸,风云际会。濠梁仗剑,扫除群秽。拯民水火,廓清寰宇。日月重光,山河永固。
唱毕,刑部献俘官宣布献俘。献俘将校引俘虏至献俘位置上,北向立定,跪于午门前。午门前的广场上,顿时白花花一片飘飘的白帜。
正德坐在午门楼的御座上,俯视楼下壮观的景象。他今天早起折腾到现在,精神还算振奋,体力似乎也没有问题。
吴经的药还是管用的。休养好身体明年北征,后年李充嗣也应该结束征倭,那就可以举办三次献俘典礼,比肩太宗文皇帝。
不知道李充嗣登上了倭岛吗?
日本的四国岛亦称为伊予二名岛,因为当年岛上曾分有四个小诸侯,因此简称四国岛。
四国岛位于本州岛西南部,九州岛的东北方。与本州之间以濑户内海相隔,岛上的势力主要是细川方守护大名。
日本派遣明朝的使臣通贡线路从兵库出发,通过濑户内海,寄港于博多,经过五岛,抵达宁波。
因此,为争夺向大明王朝朝贡的机会,四国岛与本州岛之间濑户内海就变得至关重要。
现在的细川家大名是细川高国,两年前大内家的大内义兴扶持幕府将军足利义稙,与细川家为争夺与大明王朝的朝贡机会而开战。由于大内家占据着较富庶的本州岛南部,细川家处于下风。
年初细川家的年轻子弟高元从大明朝贡回来,给细川高国带来了另一个思路:投靠大明,在大明天兵的支持下上洛,扶持另一个足利家的子弟为幕府将军。
细川高国大吃一惊,喝道:“八嘎!天朝有句古话: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如果我们引天兵入室,那全日本的所有大名联合起来对付我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