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上洛(第2页)
杨植说的是太祖写的《皇明祖训》,这段后面还有更琐碎的指示:哪怕是与亲信密谈,护卫也不能远离;平时在宫中,刀枪衣甲不离左右;良马随时在宫中备好;如果不能出宫,则经常要到院子里察看风云星象,谛听集市传来的声音;早起晚睡,按时进餐,午饭不能吃太饱等。
太祖高皇帝很喜欢普及教育,下令让老百姓阅读背诵《皇明祖训》、《大诰》等律令,还把马皇后的言行编成《高皇后传》,让天下女子学习,所以大明男女的识文断字能力和眼界见识较高。
徐天赐在卫学、武学自然读过大明列祖列宗的语录,他听杨植这么一说,回味之后,惊恐问道:“你是不是在暗示什么?”
杨植笑笑没有说话,两人边说着边走出小院。南京城里熙熙攘攘,往来拜年的人群络绎不绝,街市两边树上张灯结彩,城市里弥漫着食品的香味,小孩子放着鞭炮,嘻笑打闹。
这年月官员之间拜年都是令仆人抱着一大堆拜年帖,跟着自己到处走,上别人家门口递上一张拜帖即转下一家,这就算意思到了。
杨植陪着徐天赐穿梭在南京的大街小巷,也是到处投帖子,碰到熟人就拱手行礼,互道祝福。
徐天赐自然要去南京兵部乔宇尚书宅院投拜帖。乔家门子接过帖子一看,说道:“徐将军、杨监生,请暂且留步!乔尚书说留二位吃个便饭。”
南京城里值得乔宇投拜帖的官老爷不多,下午乔宇就回来了,把两位客人请进书房。
乔宇先寒喧一句:“你游学金陵,又出监在南京锦衣卫历任,勤于王事,令人佩服。”
杨植恭敬回道:“晚生不才,所以昃食宵衣!只为这盛世,如乔尚书所愿呀!”
见杨植又把天聊死了,乔宇也懒得再说场面话,从书架上拿出一摞文书,说道:“东征主帅李左都御史、张岳巡抚等人发来的奏疏,托我转交圣上,你看看!”
从南京中转琉球至日本,来回要三个月,现在也差不多有回信了。
杨植一边接过文书一边问:“细川高国是不是上洛了?”
四国岛上,李充嗣张岳陈璠等人受到细川高国的盛情款待。每位大明文武高官面前的餐桌上,摆着六个盘子,分别盛着一条精致的鱼、几坨寿司及几片生鱼片、一团海带、几片萝卜、几块豆腐。
陈璠忍不住问道:“敢问细川大名,你们日本为什么不养鸡鸭鹅、养猪牛羊?”
细川高国支支吾吾道:“吾国人信奉佛教,又爱清洁,所以称为草食族。”
与明军同行的琉球陈使臣熟知日本国情,但与细川高元坐一起的陆员外、许大闻言脸皮抽搐几下。
陆员外因为带了老家三百多人从军,被任命为松江团练千户。陆千户低声问细川高元道:“我们带来的粮食、腌肉吃不了几天,这怎么打仗?你们日本人吃这种东西,居然还能有力气打下去,令人佩服!”
细川高元羞愧难当,看看左侧的宋素卿道:“这可如何是好?”
宋素卿想了一下,说:“只有依靠天兵迅速上洛!”
宴会之后,以细川高元、宋素卿两位日本的大明官员为中介,明军高层与细川高国很快协商一致,决定细川高国带自己的主力军、细川高元带皇协军分别为大明天兵左右翼,许下天兵在京都劫掠三天的条件。
见宾主尽欢,细川高国放松身心,又见张岳才二十多岁,为人洁白皙,鬑鬑颇有须;陈璠身材魁梧,孔武有力,两人正是血气方刚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