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沧海茫茫粒米身

第87章 大清洗

三月十五,丁卯日。辰时。

 乾清宫的侧厅座前挂着一道珠帘,昭圣太后从慈庆宫移步至乾清宫,就坐在珠帘之后,透过珠帘看了看乾清宫的情形。

 杨廷和等四名阁老、司礼监张永、魏彬等太监分别跪在乾清宫左右两侧,眼睛也向这边望去。

 乾清宫大殿正中,停放着正德的灵柩。正德的殓服正在赶制,所以正德还没有入殓。灵柩周边摆放的冰块,使得殿内充满寒意。脸色苍白的夏皇后及身后两名妃子跪在灵柩前守灵。这一后两妃自入宫后,见朝廷命妇们的次数比见正德的次数还多。

 正德遗诏一公布,夏皇后破灭了最后的念想。这一辈子就此永远是媳妇,终究熬不成婆。

 不一会,太后身边的管事太监传旨,请内阁、司礼监去侧厅议事。

 “诸位先生,辛苦了!请就坐吧!”

 对珠帘行过朝常礼,杨廷和等四位阁老分别落座,看着对面躬身站着的一群司礼监太监。

 只听太后开口道:“国不可一日无君。如何迎兴献王世子,望四位先生拿出个章程来。”

 杨廷和站起来,胸有成竹禀道:“兴献王去年薨,世子守孝一年又九月,现孝期未满,不可继嗣大统。

 可拟一先帝遗诏,特恩世子释服袭王爵,领亲王俸,以亲王袭大统。

 明日宜即遣内使先行持释服袭爵遗诏前往安陆,待奉迎团随后到达兴献王府,便可立刻奉迎兴献王返京。”

 昭圣太后根本搞不懂礼法的弯弯绕。别说太后,就是皇帝也在礼制上说不上话,只能由得内阁说什么就是什么。

 何况是杨先生答应了让自己继续当太后,把内宫之主的地位从夏皇后那里夺了回来还给自己,这个面子应该给的。

 昭圣太后应允道:“可!就依先生所言。那现在议一议奉迎团人选。”

 帘外众人不由得聚精会神:加入奉迎团立刻就有拥立从龙之功!

 按朝廷运作规则,司礼监大太监张永、首辅杨廷和不能离京;再按放之华夏皆准的人情潜规则,奉迎团里,内阁、司礼监、朝臣、外戚、勋贵都要有代表。想到此处,侧厅里的人都紧张起来。

 杨廷和心中是让蒋冕代表内阁参加迎奉团。蒋冕是广西人,广西、云南、贵州、江北五府这四个中榜地区的进士在朝堂的稀罕度堪比麒麟,没有任何盘根错节的同门、同乡。蒋冕即使有拥立之功,还是在朝中没有根基。

 “微臣愿请缨前往安陆奉迎嗣君!”

 杨廷和正要开口推荐蒋冕,突见到身边梁储从座位上站起来,慷慨说道:“内阁之中,石斋为首辅不可外出,微臣忝为次辅,不敢推辞!”

 内阁其他三位不禁愕然:丢你个老母!你前几天还上了致仕奏疏,然后就闭门不出等正德批准,为什么听到正德死了,你个七十岁的王八蛋反而兴奋起来?你就不怕在路上折腾挂了?

 但是,士大夫有关于体面的潜规则,是不能直接当面反对他人的!三辅蒋冕焦灼地看着杨廷和。

 杨廷和一时想不到什么体面的方法劝退梁储,只能装作对蒋冕的眼神视而不见。蒋冕恨恨地盯了两人一眼,又看向四辅毛纪,毛纪回了一个抱歉的眼神,然后直视前方。

 太后也没有理由直接否定梁储,在帘后轻吐玉音:“可。司礼监谁去迎奉?”

 张永眼珠转了转,出列躬身道:“谷大用身为掌印太监,理当前去。”

 当年声名显赫的正德八太监,如今仅存张永、谷大两人。论资历,谷大用够了。

 太监的尊卑等级分明,与文臣不同。这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迎奉团里其他的人选都是无可争议的:团长是定国公徐光祚,外戚代表是昭圣太后的弟弟寿宁侯张鹤龄和孝宗皇帝的妹夫驸马都尉崔元,朝臣代表是礼部尚书毛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