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沧海茫茫粒米身

第90章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第2页)

 后军都督之好三儿的面子是应该给的,何况吴秀是监军锦衣卫。李老军门谦虚道:“一人计短,二人智长!吴千户可是另有良策?”

 吴秀慷慨道:“自古以来,欲取信于人,莫过于和亲!某虽不才,愿勉为其难舍身为国,纳细川高国之姐为妾,与之结为通家之好!”

 细川高国与田山尚顺之纠葛,李军门张御史陈总兵三人自然非常清楚。李老巡抚闻言大喜道:“好!那日本虽然口口声声慕华,但其风俗不似我华夏,反而与关外鞑子相近。他们不看重血统伦序,不慎终追远而只看重眼前利益,有奶便是娘。若吴千户挺身而出与细川家结为秦晋之好,日后分得一半皇协军不成问题!”

 数日后,几位明军高层坐船又渡过濑户内海前往京都。

 来到被日本人称为洛阳的京都,却见四处是低矮茅屋,很多地方都有火烧过的痕迹。原来日本战国时代,军头把攻入京都大肆洗劫称为上洛,只有上洛的大名才能成为话事人。

 不得已,众人在京都北郊的金阁寺的庭院里召开第一次政治体制改革合议大会。日本国王代理人、幕府将军代理人、贵族、各大名、齐聚一堂,当真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时为暮春之初,金阁寺风光秀丽。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李老帅张御史陈提督自然不会轻易发言,而是替杨植站台的存在。

 见人来齐了,杨植登上台阶,对庭院中的众人深情说道:“金阁寺度过了无计其数的茫茫黑夜,这是永无止境的航行。

 白昼,这艘奇异的船佯装抛下了锚,让许多游人参观。天刚擦黑,就借助四周的黑暗,扬起风帆似的屋顶启航了。”

 这就是大明的秀才!

 日本权贵们大惊失色:杨植的俳句已然传诵到了京都,充满禅意的诗句使不少贵族热泪盈眶地反复诵读。没有想到杨植随口描述的金阁寺,居然直达日本文化的最深处:过客面对转瞬即逝的美丽,产生淡淡的物哀!

 开场白成功地折服了日本权贵,杨植满意于众人的反应,话锋一转道:“你们知道《临济录》‘示众’一章里有这样的名句吗?‘逢佛杀佛,逢祖杀祖,逢罗汉杀罗汉,逢父母杀父母,逢家眷杀家眷,始得解脱!”

 金阁寺是佛教临济宗寺庙。临济宗在日本非常盛行,日本有点追求的人经常“杀亲证道”,亲手斩杀心爱的妻子儿女,挣脱尘世羁绊,全身心投入到佛道剑道花道茶道等等道之中。

 不但台阶上的李老帅张御史,就连台下正襟危坐的日本权贵们也麻木了:这就是天朝上国的秀才吗?果然大明是世界灯塔!

 杨植稍微给了众人一点麻木的时间后,大声疾呼道:“诸君,时代变了!

 根本不需要我指出现状!日本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变的时候!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无论前面是万丈深渊,还是你们的父母妻儿,都要毫不犹豫地踩过去!”

 庭院众人心有戚戚焉,特别是京都不久前经历过一次兵燹,京都城里的贵族心有余悸,也不知道明军离开日本后,京都下次遭烧杀抢掠是什么时候。

 就连翻译官细川高元都心疼了京都一会儿,上洛之前明军划分了抢劫京都的地盘,皇协军也在京都收获不少。

 “所以我们要变法!

 诸君,本秀才的本经是礼经,没有人比我更懂周礼!

 本秀才参考华夏周礼与天竺的种姓制,博采众长,取其精华,终于替日本制订出来了一部法律,名曰《种姓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