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回乡(第2页)
前世看《三言两拍》里面的普通中产市井商人,动不动出手就是百两、千两银子的交易,因此杨植对大明中期的商贸繁荣有心理准备,只是没料到这么赚钱。
“收矿税商税的太监不会再有,但是镇守太监、织造太监、市舶太监,朝廷是不可能减的。”杨植判断道。
杨植突然想起后世的袁大头,对涂惟说道:“咱们的银子要标准化,仿造西夷金银币样式。一圆银币,总重九钱,银八九,铜一一,压铸成形,正面打上牡丹标记,背面打上‘龙兴凤阳’字样,银圆吹一口气,放耳朵边听有嗡嗡脆响,赏心悦耳。另外再铸半圆银币。”
涂惟愣了一下,问道:“那还要开一个水力压铸工坊、建模,干嘛这么麻烦?”
“这叫铸币税,咱们九钱银子可以当一两用,这毛利就有一成多,量越大赚得越多。工坊就建在凤阳,那里免商税农税,人人都是拐弯抹角的皇亲国戚、勋贵老乡,没有人敢找麻烦。
就让凤阳八卫跟凤阳县府合股来做,他们有地方有人有机器,而且不怕军户上工时偷钱,抓住就行军法砍头,我们就让他们赚铸钱的利润。你跟我一起回凤阳,把这事安排一下。”
这次回到凤阳轻松很多。正德已逝,没有人再觉得杨植被正德拍过肩膀就会有一飞冲天的奇遇。
郭雪又怀了第二胎,家里终于买了两个老妈子照料,大宝已经在学走路、说话。袁守诚功成名就,也不去当值了,整日价抱着大宝去濠河边看船。
冯氏见杨植和郭雷回来,喝道:“你岳丈家也搬到县郊,就在西门外!一个女婿半个儿,我们诗书世家不要让人说闲话!快去问安!”
杨植只得和郭雷一起拎着礼物来到西门外,却见岳母坐在里坊门口和一群街道大妈边嗑瓜子边聊天。杨植、郭雷赶紧下马,拎着礼物走过去:“娘,给岳丈送礼了!岳丈乔迁之喜,小婿还没有上门道贺呢!”
岳母没有理会亲儿子郭雷,而是瞥一眼礼盒和马上捆着的江宁丝绸,没好气地问道:“送的什么呀?”
见不是话头,杨植小心翼翼地说:“这次出差日本,给岳丈带了一些俵物,有折纸扇有倭刀,东南沿海军中最流行啦!岳丈是军官,一定喜欢!”又俯耳低声道:“还有日本土产金银。”
岳母啐一声,指着杨植对邻里街坊大声说道:“我家这个女婿忒坑人!叫我家老头子搞什么麦后稻,去年搞出来一点名堂,结果年前老头子就调去中都留守司!现在可好了,整天不落屋往凤阳八卫一所跑,一去就是好几天,丢下孙子让我一个人带!”
说着岳母对杨植冷笑一声:“你岳丈当了副留守,虽说升到从二品武官,却不管打仗专管屯田,你这倭刀给他也是多余!再说你送的也不够呀,你岳丈出门就是六名护卫前呼后拥,怎么都得要七把倭刀吧!”
杨植苦笑着连连道歉,答应下次补上。岳母发泄完毕,心满意足地在新邻居们啧啧称赞声中领着杨植和郭雷回到新家。
新家庭院颇大,岳母喝令一名军卫仆役去给郭副留守报信,顺便把其他的卫指挥使叫过来。
因为推广麦后稻,去岁凤阳八卫所的年成非常好,中都留守司上交南京兵部的钱粮、兵器创下历史记录,前南京兵部尚书乔宇给相关人等叙功加赏后才北上赴任。
岳母、郭雷的媳妇、冯氏等女眷忙着下厨房,庭院中众位凤阳军事领导人说逃籍逃户的军户不少回流,现在有人有钱,雄心勃勃要干一番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