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沧海茫茫粒米身

第105章 劝学(第3页)

 这是李婉儿觉得可以指导我了?居然被老婆骑脸输出!男人的面子呢?

 杨植中解元后,自我感觉修为颇深,不再轻易动怒,他接过李婉儿的小作文,仔细看了起来。

 不得不承认,确实比自己写得要好!杨植不禁有佩服之色。

 见杨植脸色并无不妥,李婉儿又说道:“老爷写的两篇揭帖,妾身亦看过!

 老爷之所长者,在于论证严密说理透彻,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一气贯通畅快淋漓!

 老爷若写策论及学术文章,乃是当世一流!

 但是八股制艺,却是有独特路径!想那当今多少名士才气过人,却屡试不第,蹉跎一生!”

 杨植摸摸下巴,思忖片刻道:“娘子的意思是从今往后要指点我写八股文?”

 李婉儿回答道:“大明以八股取士一百年来,八股文质木款直,淡泊淳古,不可以文名!唯独那王鏊王相公之八股制艺,却能博取欧阳修、韩愈、苏轼之众长,形成固定体例,从此大明八股文,皆以王相公之八股体例为模范样本!

 我听家翁云:老爷与王相公乃忘年交,老爷不妨去洞庭拜访王相公,请他指点一二!妾身的八股小作文仅强于一般进士,何德何能敢望王相公之项背!”

 听闻此言,杨植一拍桌子:“好,我们明天就去苏州!”

 李婉儿眉开眼笑,贴身腻过来,搂着杨植道:“老爷,人说夫荣妻贵,只要老爷蟾宫折桂,郭雪姐姐和我能当到几品诰命夫人,就指望老爷了!”

 次日杨植携李婉儿与李充嗣等来到苏州。自然让他们母女去苏州游玩,自己来到洞庭王家。

 新科解元拜访王相公不能空手,杨植挥笔写下一幅对联“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走王阳明的路,让王阳明无路可走!

 王鏊是七岁就读经史的神童,二十四岁中南直解元,次年中会元,本来可以点状元达成六元的伟大成就,却因为遭殿试官嫉妒只中了探花。

 王鏊见了杨植的对联,笑着说:“唐解元送我‘海内文章第一,山中宰相无双’,你杨解元送我‘古今完人’!

 老夫百年之后,名士们再谬赞我,已经无法加码了!”

 两人小谈了一会,王鏊道:“老夫精力不济不能长谈,敢问杨解元有什么指教,请尽管说。”

 杨植说道:“大明科举之八股制艺,乃相公所创,小子敢问一声,其中有何关窍?”

 王鏊呵呵一笑道:“老夫创制八股文写作体例,却深感后悔!如今士人沉迷制艺,其学诚专,其识日陋,其才日下!”

 果然王相公不相信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

 “老夫这里有一封信给你岳丈的,云《吴中赋税书与巡抚李司空》,你好好看看,烦请带给李司空吧!”

 李充嗣今年挂着左都御史兼工部尚书衔,巡抚苏松专治水利,因此王相公称其为司空。

 杨植在前世的图书馆里看过这封信,亦不多说,打开粗略浏览一下揣入怀中就要告辞。

 王鏊又道:“到了会试殿试,其实没有什么秘密!当年焦芳之子焦黄中想当状元,还有那个,嗯嗯,为什么老夫会试阅卷一眼就知道是他们的卷子?你到北京好好考,不要胡思乱想!”

 杨植回到李充嗣的巡抚衙门,把信交给岳丈。李婉儿急切道:“王相公可曾面授什么制艺秘诀?”

 杨植拍胸脯道:“王相公只点拨几句,我茅塞顿开!”

 李婉儿眉开眼笑:“那老爷写几篇八股文给我鉴赏一下!”

 杨植支吾道:“突飞猛进是有的,但哪能立竿见影,我明天就回凤阳,然后去北京赶考,你就在苏州松江这人间天堂陪你亲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