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集:河底玄机(第3页)

 没走多远,就触发了一些机关。只听“嗖”的一声,几支暗箭从墙壁上的小孔中射出,朝着众人飞来。好在众人反应敏捷,相互提醒着躲避,才没有受伤。大家心有余悸地看着墙壁上的小孔,不敢再有丝毫大意,放慢脚步,更加谨慎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

 继续往深处走,又遇到了一条地下暗河。河水湍急,不知深浅,在火把的映照下,水面泛着幽幽的光,透着一股寒意。而宝藏的线索似乎就在河对岸,他们不得不寻找办法渡河。

 众人在河边寻找渡河的工具,发现了一些腐朽的木板和绳索。擅长木工的友人赶忙动手,将木板和绳索拼凑起来,制作了一个简易的木筏。虽然这木筏看着不太结实,但也只能冒险一试了。

 大家小心翼翼地坐上木筏,由水性最好的人掌舵,朝着河对岸划去。过程中,木筏几次险些被河水冲翻,河水不断地涌上木筏,打湿了众人的衣裳。好在有惊无险,最终成功抵达对岸。

 宝藏迹象渐展露

 到了对岸,众人看到了一些古老的箱子和陶罐,上面布满了灰尘和锈迹。这些箱子和陶罐静静地放置在那里,仿佛已经等待了他们许久。

 大家怀着激动的心情,上前打开一看,里面有一些金银饰品和古旧的书卷。金银饰品在火把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虽然历经岁月,但依然能看出其做工的精美;古旧的书卷散发着一股陈旧的墨香,只是纸张已经有些泛黄脆弱,上面的文字也有些模糊不清了。

 然而,这些似乎并不是传说中那能改变汴京命运的宝藏全貌。众人继续探索,在洞穴的尽头,他们发现了一幅壁画。壁画上的颜料虽已有些褪色,但依然能清晰地看出描绘着一幅地图,地图上标注着几个关键地点,而其中一处,正是汴京城内的某个重要建筑。

 张择端看着壁画,心中思索着,觉得那或许就是最终找到宝藏的关键所在。众人赶忙记录下壁画上的信息,准备带着这些线索回到汴京城内,去寻找那最终的宝藏藏匿之处。

 回城查证遇阻碍

 带着从洞穴中获取的线索,张择端等人赶忙回到汴京城内。他们直奔那壁画上标注的建筑而去,原来是一座废弃已久的楼阁。楼阁周围荒草丛生,看着破败不堪,墙壁上爬满了藤蔓,一些地方的砖石已经脱落,尽显沧桑。

 但众人坚信宝藏线索就在此处,于是开始在楼阁内外仔细搜寻,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有人在楼阁的角落里翻找着,有人则查看墙壁上是否有暗格之类的机关。

 就在他们搜寻之时,一群神秘人突然出现。这些神秘人显然也是冲着宝藏来的,个个蒙着面,眼神中透着贪婪和凶狠。他们二话不说,便朝着张择端等人扑了过来,双方瞬间陷入了混战。

 张择端的友人们虽奋力抵抗,但对方人多势众,而且身手不凡,渐渐有些不敌。关键时刻,汴京城里的官兵巡逻至此,听到动静赶来。那些神秘人见势不妙,匆忙逃走,这才解了张择端等人的燃眉之急。

 楼阁秘密终揭晓

 官兵离开后,张择端等人继续在楼阁中寻找。终于,在楼阁的地下室,他们发现了一个暗格。暗格藏得很隐蔽,若不仔细查看,很难发现。众人费了好大劲儿,才将暗格打开,里面藏着一本泛黄的手记。

 手记的纸张已经十分脆弱,仿佛一碰就会碎掉,但上面的字迹还算清晰。张择端小心翼翼地拿起手记,翻开查看,里面记载着宝藏的真正所在以及开启宝藏的特殊方法。

 原来需要集齐几枚特定的玉佩,按照一定顺序摆放,才能打开宝藏的藏匿之处,而那几枚玉佩据说分散在汴京不同的地方。这一发现让众人既兴奋又有些头疼,兴奋的是终于知道了找到宝藏的具体办法,头疼的是要在偌大的汴京城里寻找那几枚玉佩,无疑是大海捞针啊。

 玉佩寻踪路漫漫

 依照手记的线索,张择端等人开始在汴京城里四处寻找玉佩。他们先是去了城中的古玩店,一家家地询问打听。有的玉佩在古玩店中被当作普通物件售卖,只是店主也并不知道其真正的价值,众人靠着对手记中玉佩模样的描述,仔细辨认,还真找到了几枚。

 但有的玉佩则藏在一些大户人家的收藏之中,想要从他们那里获取玉佩,可就没那么容易了。他们去拜访那些大户人家时,有的人家根本不愿拿出玉佩,觉得这是祖上流传下来的宝贝,无论张择端等人如何解释玉佩对于找到宝藏以及对汴京的重要性,对方就是不为所动。

 还有的人家则故意隐瞒玉佩的下落,想等着坐收渔翁之利,看能不能从宝藏之事中捞到更多好处。众人在这个过程中少不了和人讨价还价,也遭遇了一些人故意刁难的情况,但靠着众人的智慧和毅力,陆续找到了几枚玉佩,只剩下最后一枚还下落不明。

 最后玉佩现踪迹

 最后一枚玉佩的线索指向了一位隐居在城郊的老者。这位老者性格古怪,平日里深居简出,很少与人打交道。张择端等人多次拜访,起初老者根本不愿见他们,每次都吃了闭门羹。

 但他们没有放弃,一次又一次地前去,在门外诚恳地向老者讲述寻找宝藏的缘由以及对汴京的重要性,讲述他们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对真相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