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十年飞跃发展(第2页)
战争之月,一种具备超强火力的超级巨型战舰,其舰体由卫星体所组装而成,直径以7000公里为标准,远远超过了过去联邦的最大量级战舰——阿房宫级泰坦战舰!
一艘战争之月,就拥有着能够比肩一整支联邦泰坦舰群的恐怖作战能力。
贝希摩斯行星战舰,以行星星体为舰体的超级战舰,标准直径超过15000公里,哪怕是强如「战争之月」的作战能力,在其面前也只能沦为附庸作战单位。
一艘贝希摩斯行星战舰,搭配数艘战争之月,其威力足以横扫一切。
然而在战争之月与贝希摩斯行星战舰之外,联邦还更丧心病狂的建造除了更恐怖的恒星系战舰!
以战争之月与贝希摩斯行星战舰为组装配件,以环绕戴森球巨构工程的恒星星体为核心部件……
这些足以组成一整个星系的天体为框架所打造的恒星系战舰,其作战能力足以横推一切联邦之敌!
十年的飞跃,让联邦组建起了一百支如下标准的主战舰群:
一艘恒星系战舰,五艘贝希摩斯行星战舰,十二艘战争之月!在这样一百支如此恐怖的舰群面前,哪怕是过去联邦那堪称遮天蔽日般的泰坦舰群,都变得如同孩童般稚嫩,不得从常规舰群编制沦落为了辅助作战舰群。
更多的恒星系战舰为主的主战舰群正在被抓紧时间生产出来。
同时过去联邦标准化建造的泰坦舰群也保留着编制。
不是联邦舍不得这些明显已经出现落后被淘汰倾向的泰坦舰群。
而是联邦的生产线太过于繁忙了,没有空闲功夫去把这些老旧舰船拆除后,拿拆除出来的资源去建造新式战舰,暂时保留编制还能让这些泰坦舰群发挥一下余热。
除了恒星系战舰外,联邦也规划生产出了一些其他的新式战舰,这些战舰的生产指标被包含在希德拉所主导的「泛星系群规划调整系统」中。
一眼望去,联邦十年来飞速发展的全貌都被陈羽收入眼中。
可对于他个人而言,一次性接受着十年来整体文明意志的冲击,一下子耗费了他无数的心力。
那种坚持架设以太相引擎所带来的阻力,仍旧牵扯着陈羽的心力,那种未知的心悸感非但没有伴随着这十年的瞬间飞跃而得到消减,还变得更加严重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