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平淡

    与从前那些波澜诡谲的日子相比,静吟宗的修行生涯显得平淡许多。
 




    晨光染红东边山棱,西天残月犹悬在天际,这是林云往每日晨起前往修行楼必经的景致。
 




    她要比其他同窗早去上一个时辰,想着要依靠勤勉来尽快填补此前落下的课程。
 




    未料今日推门时,案前已立着道竹青身影。
 




    “戴掌事。”林云往恭敬垂首地行礼。
 




    他右手随意一挥,示意她随意,左手紧握书本,目光未从书上离开。作为藏书阁主事兼外门教习的戴舒春,最大的特点便是手不离书。
 




    林云往余光撇见书的名字《炼器》,纵使他的拇指遮住了著者名讳,她依然能叫出作者的名字。
 




    俞凭阑。
 




    但凡翻开修仙史话,开篇必是那位惊才绝艳的前辈。
 




    作为初代觉醒者中的全才,俞凭阑最负盛名的当属炼器与剑道双绝。传闻,天下神兵利器皆是出自她手。然而天妒英才,不过二十八岁就身陨,濒死之际,散尽灵力化为至今仍滋养着修仙界与人界的灵脉。
 




    林云往对他这般书痴模样见怪不怪,只是好奇戴掌事为何看起炼器的书籍。
 




    她在静吟宗中虽只待了十几天,但也将了解了大致的情况:静吟宗中的弟子虽也用符箓与术法,但只是辅修,还是以剑修为主。
 




    围捕邪修那日,桑照师兄多用符箓与术法。这般做派放在其他宗门或许寻常,在静吟宗里反而成了宗门里的异数。
 




    少女轻车熟路地走向惯常的位置。
 




    她双手抚过案几,它老得辨不出年岁,木质纹路早被磨得发亮,像是被特意涂上了上好的蜡油一般。
 




    很难想象,静吟宗不过建立几十载。
 




    林云往正沉浸于《史海》之中,虽字句艰深晦涩,多是历史,但能使她对修仙界建立一个清晰的认知。
 




    她早已给这部典籍下了定义,是本有用之书,于是愈加用心去读。
 




    一声轻响,戴舒春将《炼器》轻置于案头,这动作也将她从书中拉出。
 




    课上素来严肃的戴掌事此时倒很是柔和,“勤勉自是好事,但修行终须循序渐进。更何况你尚且年轻,往后的路还长,不要急于一时。”
 




    “倘若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尽管来问我就好。”他补充道。
 




    这劝诫的话并非第一次说,林云往依然如之前那般承了好意。
 




    但并未给自己留上放松的时间。
 




    戴舒春今日所言不是因林云往亲传弟子的身份,而是起了惜才之心。
 




    尽管与其他弟子相比,云往缺了些时日的课程,但她以只用了三日便补上了。
 




    如今,每日的晨课也能举一反三。就连实训课,与她交手的外门弟子也全都大败。
 




    要知道,她不过系统学习了一周而已。而外门弟子的课程虽较内门课程浅显了些,但静吟宗中的外门弟子大多家中有修仙的根基。也就是说,她这几日赶上了常人十几年修行的进度。
 




    所以,戴舒春更加担心林云往,怕她拔苗助长,根基浮躁,灵台不稳。
 




    林云往曾言她有些剑术的基础,可毕竟只是一小村庄,又有多少资源能教导她呢。
 




    无论是戴舒春亦或者是其他人都将她的话看作是一天才的自谦。
 




    他还欲开口说些什么,就被门外卷进来的风打断,来人是谢春水,林云往的同窗与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