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心思百转千回

王建军摸了摸怀中的电视机票,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了三个小丫头和几个小子围着电视机手舞足蹈的样子。

小靖雯肯定要嚷着看动画片,菲菲会好奇地摸屏幕,瑶瑶则会安静地坐在最前面,眼睛一眨不眨。

家里叫得最大声的应该就是皓东和小靖雯、菲菲三个小家伙了吧。

作为轧钢厂领导,他其实早就能弄到电视机。

四九电子管厂1958年就造出了“四九牌”电视机,厂里去年还集体组织看过国庆阅兵直播。

但直到今天才决定买,自然有他自己的考量。

在这时候的1966年,电视机都比小汽车稀有得多,更别说前几年了。

当时他开小汽车,可以说是工作需要用车,军区那边也给登记,这无可厚非。

但这电视机可是太扎眼了。

要不是有着先知先觉的经验,他还真不敢在这时候买电视机。

普通工人家庭确实不敢想电视机这种奢侈品,但对领导干部来说不算稀罕。

全四九城现有电视机近千台,主要分布在部委机关、涉外单位和高级干部家中。

真正的问题是:

现在买电视必须把握三个分寸。

第一,要选对型号。他特意要的四九牌825-2型电子管电视机。

这是1964年问世的“国产革新成果”,比进口的苏联“红宝石”电视机更政治正确。

第二,要讲清用途。

介绍信上写明是“用于组织职工集体学习中央精神”,这比“家庭观看”要稳妥十倍。

第三,得找对时机。

现在正值“抓革命促生产”运动初期,各单位都在比拼技术革新成果。

作为分管生产的副厂长,家里有台电视机研究“现代化宣传工具”,反而能算政治资本。

等再过半年风暴升级时,这些理由就都不管用了。

所以现在,就是最后的窗口期。

“王厂长好!”

“好,你们好!辛苦了。”

轧钢厂大门外,几个工人正踩着梯子更换标语。

原先的“技术革新,增产节约”已经被撕下,换上了“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鲜红大字。

王建军皱了皱眉,快步走向停车场。

他的吉普车停在厂区边缘的一棵老槐树下,车身上落了几片槐花。

王建军刚拉开车门,就听见围墙拐角处传来两个女工的对话声。

“听说了吗?文化局老张家昨儿晚上被抄了,一家子被抓起来……!”

一个尖细的声音说道。

“啊,为啥呀?张局长不是挺好的吗?”另一个声音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