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战场归来转业当处长?想摆烂的咸鱼有梦想
第517章 卖参(第3页)
“找谁?”
王建军把脸露出来压低声音:“我,轧钢厂的。”
老头眼神一闪,赶紧把他让进去,反手闩上门:“哎哟,王处长!
您这大忙人怎么亲自来了?”
王建军笑笑,解开包袱,露出三株根须饱满的野山参,参体粗壮,芦碗密布,一看就是几十年以上的老山参。
瘦老头眼睛都直了,手指微微发抖,想摸又不敢摸:
“这……这可是好东西啊!像这种品相的老山参,现在可难找了!”
王建军点点头:“前阵子上山打猎,顺道挖的。你看看,能给什么价?”
瘦老头咽了口唾沫,凑近低声道:
“王处长,现在风声紧,药店、供销社都不敢收私货。
黑市上倒是有价,但风险太大……”
1967年初期,私人买卖属“投机倒把”,但紧缺物资(如野山参)仍有地下流通。
王建军摆摆手:
“我不走黑市,你认识同仁堂的人吧?他们肯定需要。”
当时国营药店收购价约50-100元/株(视品质),但黑市可翻倍。
老周苦笑:
“同仁堂现在归国营了,采购都得走公账,私底下收要担政治风险的……”
同仁堂国营化,1956年公私合营后,老字号均归国有,采购需“走程序”。
王建军早有准备,从兜里掏出个小本子,撕下一页,写了个名字递过去:
“你找这个人,就说是我介绍的。他不会让你白忙活。”
瘦老头接过纸条一看,脸色微变,赶紧揣进兜里:
“成,有您这话,我试试!”
王建军又补了一句:
“别声张,钱我不要现金。
换点别的——工业券、侨汇券都行,再弄几张茅台酒票。”
瘦老头会意,点头如捣蒜:“明白!明白!您放心,绝对稳妥!”
现金风险高,工业券(买紧俏商品)、侨汇券(换进口货)、茅台票(硬通货)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