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拜访三老(第3页)

张老沉吟片刻,缓缓道:“倒是有几个项目,前景不错,就是需要大笔资金投入。”

程老眼神一亮,急忙向陈伟使了个眼色:“还不快谢谢张老?他家族掌管的信托基金规模庞大,是国内最顶尖的投资机构之一。多少商界大佬排着队想见他一面,为约一顿饭等上一两年的大有人在,都是盼着他能投钱啊!”

细细交谈之下,陈伟才恍然大悟。

原来张老竟是国内著名投资公司的幕后掌舵人。明面上是他的儿孙辈在打理业务,实则真正的操盘手始终是这位看似低调的老人。更令人惊叹的是,张家从清朝起就经营钱庄,家业鼎盛,绵延至今。

而张老平生别无他好,不打高尔夫,不爱杯中之物,唯独痴迷收藏古董。

若陈伟今日空手而来,恐怕最多见面聊个几句就得走了。

这位老人是出了名的油盐不进,偏偏昨日他送上厚礼,今日又带来了这批让张老爱不释手的珍品。

张老内心天人交战。

倒不是他不愿意带陈伟一把,实在是因为“不走后门”这个规矩,是他几十年来说一不二的铁则。

张家能有今天,靠的就是“规矩”二字。如今要亲手打破它吗?

可他手上的这只香炉,器型端庄、包浆淳厚,内壁还刻有铭文,有字的器物,在各大博物馆哪一件不是镇馆之宝?他是真舍不得放手。

正在张老反复挣扎之际,陈伟不声不响地从箱底抽出了一柄剑。

剑鞘镶宝,贵气逼人。

“锵”的一声剑身出鞘,寒光流转,银丝缂出的纹样精致非凡。

张老再也按捺不住,一把将剑接了过来。

“忠国公配剑,同王御赐……”他喃喃念出剑身上的刻字,手指微微发颤,“这、这是同王亲赐之剑!”

他猛地抬头,之前所有犹豫一扫而空:“好!好!陈伟,你的事包在我身上!准备几十个亿,最多半年,我让你翻一倍!”

陈伟喜出望外:“多谢张老!”

一旁的许老看得心里直痒。这么好的东西,陈伟居然藏在箱底,还用两件旧披风盖着……这小子,可真能藏啊!

张老心情大好,笑着对陈伟说:“你别看老许现在闲云野鹤,他背景可比我们硬多了。我就是个有钱没权的商人,他可不一样——”他竖起大拇指,压低声说:

“退下来之前,他在部队里是这个。几个孩子更是一个比一个出色,商、政、军三界都做到了顶尖,还个个孝顺,全听他一句话。”

陈伟虽不清楚许老的具体身份,但看他能拥有这样规模的山庄,还有黄鸳这样能力超群的经理人专职打理,心中也早有揣测。

许老终于忍不住开口:“如果你还有这样的剑……”

他话还没说完,陈伟已经从箱中捧出另一柄剑。

这柄剑更长、更重,剑鞘上缂着金线,辉光熠熠,华丽非凡。

许老眼角一跳,连忙接过,“唰”地拔剑出鞘。

“源王御用!”他声音都微微变了,“这是同时期源国国君的佩剑!真正的一国之主随身之物!这、这比皇家佩剑还要珍贵啊!”

他激动得连连赞叹,再抬头时看向陈伟的目光已全是赞赏:

“好!小陈,你做事实在,老头我也绝不占你便宜。这样,我大儿子那边有些项目正在找投资人,我介绍你过去。跟他合作,绝对不会亏待你。”

“二儿子的公司马上要建几个新厂区,二十多万员工的食堂正好要招标,你找人接下来。”

“三女儿是做采购的,我让她联系你,她会给你一份长期采购清单。你先供一次货试试,不过他们单位结算周期长,前期你得自己压些资金。”

陈伟郑重点头:“没问题,只要能稳定合作,资金周期不是问题。”

最后剩个程老,陈伟之前就知道了他的真实身份,他不仅仅是一位经营古董店的普通老人,更是一位在国内考古界享有盛誉的大学教授,堪称该领域的北斗级人物。

尽管程老不像张老那样拥有庞大的资源网络,但他却主动为陈伟引荐了自己的一位学生。这位学生在对外贸易领域表现极为出色,业务范围广泛:既将国内的小商品远销海外,也从国外进口矿产、牛肉、玉米和小麦等大宗商品。

程老鼓励陈伟与其合作。细询之下,陈伟发现对方提供的报价,竟比自己外贸公司的采购成本还要低。这令他心动不已,这位外贸高手,值得深交。

相比自行组织海外采购所需投入的资金与精力,直接从对方渠道下单,不仅省事,价格也更优。无论是牛肉还是小麦,这位“大佬”的报价都比陈伟自行采购要低几个百分点。别小看这几个点,一旦成集装箱、甚至整船货品交易,节省的金额极为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