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包教包会,不贪功(第2页)

 当然了,就算没了这特质的器物,要是一点一点用勺子细碾也不是不行,只是那得多费工费力啊,做出来那么一碗光是人工都不知道要搭进去多少。说到底就是一碗小食,太贵了,也就没人买了。 

 而且用那器物研磨出的鱼肉做出的肉糜一旦和了栗子粉进去,的确更筋道、弹牙,这样的搭配也是她娘亲试了几百碗之后试出来的。 

 至于这馅儿,肉就用猪肉,只是在切成臊子之前要反复在钉板上摔打,之后还要用特制的木槌按照肉质的纹理捶打,切碎了搅拌时还要和入马蹄粉,再朝着一个方向搅拌。 

 若是遇上不能吃栗子和马蹄的,次选的还能用玉米粉代替,只是这样的口感就要略次一些,只能看加入少量的碱面儿提升口感。 

 不过这个时候玉米这种外面的作物,还只有南边儿一些为数不多的地方种植,想在南安都找一些玉米磨粉,难度并不亚于找一些外来的珍贵香料。 

 柏芷兮把这些都说了,然后叮嘱道:“若是侯夫人不能吃栗子、马蹄的话,对碱的时候我帮着姑姑看着,主要是这辆要根据鱼肉和猪肉的肉质来配,写在方子上总不知该如何落笔。” 

 “但只要看过几次,再琢磨琢磨,以后应该也是能自己把握的……要是姑姑觉得可行,便做给侯夫人尝尝。你做的时候,我也在旁边做,彼此能帮把手。” 

 这意思就是不光把食方和器物的图纸给出来了,还会现场教、带,有不懂的当时就可以问,她也可以主动帮忙提点,而且这呈上去的还不是她做的那碗。 

 这是保证了要把功劳给出去了,而且这也是个聪明人,食材都是大厨房的,做出呈上去的这碗的人也是,这就说明真出了什么事儿,跟她没关系。 

 夏姑姑看了柏芷兮一会儿,忽然就笑了:“小娘是个难得的聪明人,拎得清,有手艺,将来在这内宅怕是不止于此啊。” 

 “四房出了位管着绣坊的陶姑娘,不知道芷小娘将来可是有意要效仿这位陶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