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把水搅浑(第3页)

 安姑姑这就去了,在二门处等了一会儿就瞧见姜奕辰带着他的跟班儿康安一块儿回来了。

 姜奕辰远远地就看见安姑姑在二门内对着他的方向翘首以盼,等他走近了,还做了个手势示意他移步到旁边单独说话。

 姜奕辰让康安先回去,自己走到安姑姑身边:“姑姑,可是母亲有什么话?是父亲给她气受了,还是身子又不好了?”

 “有什么事儿叫我进去看她就好,怎么还劳动姑姑在这儿等我这么久。”

 定安侯姜定武跟全天下大多数高门男子一样,年轻时沙场戎马、朝堂雄辩都是经历过的,等到老了,安逸下来了,都少不得要补偿一下自己。

 姜定武早几年就不理朝堂上的事了,因为没有战事,他索性告了病在府里“养着”,因着就姜士明这么一个小孙儿还是个眼盲的,他也不好托辞说什么含饴弄孙的话,只说早年不注意落下了病根,要养病、养伤。

 实际上姜定武这几年也纳了几房

美妾,好在他自己还知道脸面和尊重,并没有纳那些跟儿子妾室差不多年纪的女子,而是选了几个容貌秀丽却由于种种原因耽误了婚嫁的。

 侯门纳妾,娶到那等小门小户却知书达礼的良家女子并不难,徐氏这皇商出身的续弦就有些尴尬了。

 这话要怎么说呢,皇商这个阶层在整个禹朝都是一个比较尴尬的存在,原因就是他们介于仕人、高门和商贾之间,不好定义。

 徐氏这样的皇商嫡女也一样有这样的问题,你把她跟商贾之女比,她更高贵,格局更大、懂得也更多,可你把她跟高门贵女比,她又懂得太细致了,还精于算计。

 就好比许多高门贵女,只要不是那等特意要搏才女名头的,对舞艺、戏曲、马球这些杂艺多有涉猎,但人家还是以懂一些将来不至于被底下的人糊弄、不至于跟打交道的人连话都说不下去为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