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让他再纳一个厨子?(第2页)
一个厨子而已,只是做了一碗扁食,再好吃,它也依旧是扁食,当不得什么大菜。
徐氏自己吃的好,自己赏了就是了,他要是当时在跟前,让他去赏了也行,可这隔着大半个府邸,就让贴身服侍的人过来给他传话。
姜奕辰一下子就想到了陶丝绣身上……他们这些世家公子到了年纪了,都会安排教导人事的女子做他们的屋里人,这女子通常会比他们大上个三五岁。
等到他们成亲娶了正室夫人之后,这些个女子通常就会成为他们的通房甚至妾室,也有一部分会被厚赐金银之后出府嫁人,而徐氏给姜奕辰安排的那个人就是陶丝绣。
当时的姜奕辰很不满这样的安排,他觉得有这么一个人横在他跟他将来的妻子中间,是一件很尴尬的事。
关键是,从选爱妾的角度来看,姜奕辰并不喜欢陶丝绣,他还很惜才,觉得这个比自己大了几岁的侍女不仅绣功了得,还很擅长管人,人缘又好,将来能当一个很好的管事儿。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徐氏,徐氏却问了他一个问题,既然陶丝绣有这样的本事,那该如何把她留住呢?
姜奕辰那时候还是个毛头小子,刚刚接触庶务,在用人上还不懂什么男女之别。
他只知道定安侯府的庶务中有很大一块儿都和织染、刺绣有关,这个陶丝绣很重要,既然重要,能当大掌事,士为知己者死,那就该表现出对她才华的欣赏,然后不吝惜金银、财物,并且善待陶家二老甚至是陶丝绣的手足。
却不想徐氏笑着告诉她,陶丝绣早就没了这些可以牵挂的亲人,而且她早晚是要嫁人的。女人嫁了人,就会有外心,就算她嫁给了府里的管事儿和下人也一样。
他该知道还有一句话叫“女为悦己者容”,像陶丝绣这样的人应该收了做屋里人,尤其是最好给她一个孩子,这样他们之间才有了最坚实的共同利益,她才能一辈子为他所用。
他那时候还不懂什么怨侣之类的词,懵懵懂懂的觉得徐氏说的对,而且父母赐不可辞,他也没的推辞,就接纳了陶丝绣,也就有了现在的通房陶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