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已成定局(第2页)
毕竟,把安陵容推得太高,六阿哥不仅讨不到好,反倒可能被牵连。
他已经又没了一个孩子,绝不想这个能稳稳立住的儿子再出任何差池。
而且安陵容此番功绩,不说功德无量,却也是救了无数人命,其中更藏着多重政治意味。
他刚登基便遇时疫,暗处早有那有心人在窃窃私语,质疑他的气运。¥!零?.?点:看÷$x书( a更^新?<最t/?全ˉ¢
而安陵容在他登基初期便怀有身孕,此次又在时疫中起到关键作用,
在许多人眼中,这便是“有福”的佐证,恰好也能堵住那些非议的嘴脸。
是以,即便雍正不想让安陵容压过华妃,却也必须给她足够分量的补偿。
这时,清朝前几任帝王常用的“抬旗”之法,便浮现在他心头。
只是此事虽涉后宫,却因安陵容的功绩牵连了前朝观感,雍正也不愿独断专行,
便传了张廷玉,连同鄂尔泰、李卫等几位他倚重的大臣一同前来商议,当然,其中也包括佟家的现任家主隆科多。
只是让雍正没料到的是,他召来的这几位大臣,心里其实都有着各自的盘算。
象是张廷玉和李卫这种身为汉人,又辅佐过康、雍两代帝王的,也早已算得上是老谋深算之辈。
他们心里其实都很清楚,若昭妃今日不能借此时机被赐抬旗,那六阿哥便永远失去了触碰储位的机会。
况且这昭妃身上流的,终究是他们汉人的血脉,即便是抬了旗,这血脉也是刻在骨头里的,是永远也改不了的。
所以,张廷玉他们今日来之前就已经商讨过来,必须支持到底——
若昭妃的六阿哥将来真有机会坐上那个位置,那这位身有一半汉人血统的帝
王,
对他们这些汉臣、对天下汉人而言,又何尝不是百年难遇的转机?
想必到那时,汉人在朝中的处境、在这天下的分量,或许就能真正的加重几分了。
再加之昭妃如今也有这般功绩在手,抬旗本就是合情合理的,那他们自然也要全力赞同,
所以当下便也都开始大义凛然地进言,力主按雍正之意行事,这样既显皇恩,也合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