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
>>>
在伊顿公学的校园里,亨利与罗伯特迅速熟稔起来。
罗伯特热情地发出邀请,带着亨利穿梭于校园各处,逐一参观学校的各类设施。
上午时分,亨利全神贯注地聆听着罗伯特对教室、图书馆、庄严肃穆的教堂以及体育设施的详细介绍。
他一边听,一边在脑海中仔细勾勒着校园的整体布局,力求将每一处细节都铭记于心。
紧接着,新生们纷纷汇聚一堂。
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约翰·基特那冗长且乏味的长篇大论。
演讲过程中,哈欠声此起彼伏,众人只能趁着偶尔的休息时间稍作放松。
到了下午,大家先是享用了午餐。
随后,新生们依次登台,进行自我介绍,同时详细介绍各自的家族背景。
一番自我介绍结束后,又听取了关于未来课程的简要说明。
伊顿公学的课程重点聚焦于拉丁语、希腊语、古代史等古典学科,此外,英文、数学和宗教学也在课程体系之中。
待所有流程全部结束,罗伯特再度陪在亨利身旁,带着他西处走动参观,并热心介绍伊顿公学官方组织的俱乐部活动。
此时,耳边传来此起彼伏的拉新呼喊声。
“嘿,你!瞧你这机灵样,不来加入辩论社吗?从伊顿毕业,想必你日后定有进军政界的宏伟志向吧?对从政之路而言,我们辩论社可是绝佳的锻炼平台!”
“你们这些尚未领略文学魅力的人,实在太可惜啦!快来我们文学社,一同沉醉在文学与爱的美妙世界里吧!”
“健全的精神在于健全的体魄!身为这个国家未来的领袖,投身板球运动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除了这些,还有音乐、戏剧、自然史与科学等形形色色的俱乐部,所有学生均可自由参与其中。
这里的俱乐部与高中社团截然不同,反倒更像是现代大学的社团那般,组织架构严谨,活动形式规范,给人一种极为正式的感觉,令亨利印象深刻。
亨利不禁向罗伯特请教:“罗伯特学长,您有没有特别值得推荐的俱乐部呢?毕竟我们要去的社交聚会是非正式的俱乐部。”
罗伯特思索片刻后回应道:“嗯,这就得看你的兴趣和喜好了。活跃好动的贵族子弟通常钟情于板球运动。要是你偏好安静些的活动,那许多人会选择音乐或古典学俱乐部。话说回来,你会打板球吗?”
亨利心中暗自叫苦,他这辈子,第一次出生在中国,第二次重生后,两年前还身处清朝,哪里有机会接触板球啊。板球运动在英联邦国家盛行,英国、巴基斯坦、印度等国视其为 “国球”
他虽会打乒乓球,可在这个时代,乒乓球或许还未诞生,即便己经存在,在英国社会也大概率不受重视,于是他明智地选择了沉默。
仔细想来,板球……自己一首忙于赚钱,竟全然未曾考虑到这方面,实在是个疏忽。
亨利不禁奇怪,查尔斯和詹姆斯怎么都没跟自己提过板球呢?
或许对他们而言,打板球就如同每日吃饭一般稀松平常,以至于完全忘了向自己介绍。
罗伯特见亨利反应微妙,惊讶地瞪大了眼睛,追问道:“喂,你真的不会打板球?”
亨利无奈地笑了笑:“看来得学了。好在我学东西向来挺快的。”
罗伯特拍了拍亨利的肩膀,豪爽地说道:“那先别着急加入俱乐部,每个周末请个老师来专门教你。我要是有空,也会来帮你一把。”
亨利连忙道谢:“太感谢了!”
据亨利所知,在这个时代,板球可不单单是一项体育运动,它更是展示社会地位、运动能力,乃至领导力的重要手段。
看来,是时候摒弃身体里流淌的乒乓球dnA,转而融入板球的元素了。
尽管做梦都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竟要投身板球运动,但为了更好地融入英国社会,遵循英国人热衷的规则也是无奈之举。
当下,得赶紧联系詹姆斯,让他帮忙找一位专业的板球私教。
不过,这种尴尬只是暂时的。
一想到往后要在伊顿公学,与英国最顶尖的人才一同接受精英教育,亨利心中便涌起一丝小小的激动。
这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古老学校,是培育社会顶尖领袖的名校,教学质量理应上乘……
然而,现实却如同一盆冷水,迅速浇灭了亨利的美好幻想。
仅仅过了一周,残酷的现实便摆在眼前。
伊顿公学,乃至当时整个公学的教育方针,用一句话便能精准概括:填鸭式教育。
这种教育方式瞬间唤醒了亨利前世的噩梦,糟糕至极。
现代欧洲所推崇的注重创造力、增进思维能力的教育方针,在当时全然不见踪影。
这无疑是一个时代在进步,而教育却未能跟上步伐的典型例子。
课堂上,老师常常这样说道:“现在,来解读一下西塞罗的这句话……”
古典文学本身固然魅力非凡,但整日埋头钻研拉丁语和希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