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风云变幻下的政治棋局与谋算(第3页)
“是要把这种规范应用到所有产业吗?”詹姆斯继续问道。
“不,目前好像只针对纺织业……当然,他们肯定不会一开始就针对所有阶层。先是童工,接着是女工,最后才是所有成年男性。一旦开了这个头,肯定会按照这个顺序来。”查尔斯解释道。
难怪大家如此激动,原来是要提出规范童工劳动时间的法案了。
其实,亨利心里也早有预料,觉得差不多到了该出这种法案的时候。
稍微深入调查一下便会发现,当时的英国,实际上并没有真正保障工人劳动时间的有效法律。
虽说有一些相关法案,但由于缺乏配套的强制实施机制,这些法案在现实中几乎等同于一纸空文。
据说,在矿山和工厂劳作的工人,平均每周的工作时长竟高达80到90个小时。
机器长时间运转都会不堪重负,出现故障,更何况是血肉之躯的人呢?
在这样的高强度工作下,工人心中的不满情绪如同被压抑的火山,不断累积,一旦超过临界点,必将爆发。
“詹姆斯,你对现在委员会要调查的纺织工厂了解多少?孩子们每周大概工作多少小时?”亨利转头看向詹姆斯,认真问道。
“不太清楚。我也没深入了解过具体情况。但听说现在孩子们的工作量和成年人差不多,每周大概80小时吧?”詹姆斯挠了挠头,不太确定地回答道。
“这样啊,80……”亨利喃喃自语,心中不禁感慨,这就是所谓浪漫的19世纪吗?把未成年的孩子送进工厂,每周工作80小时,这简首就是教科书中所描述的典型的残酷剥削童工的场景。
如此看来,19世纪的欧洲会出现激进派,也就不足为奇了。
任谁目睹这般惨状,恐怕都会忍不住萌生将一切推翻、重新平均分配的念头。
“但如果詹姆斯说的是真的,那等报告出来后,肯定会引发社会舆论对规范劳动时间的强烈呼吁吧?成年人还好说,可让身体尚未发育成熟的孩子每周工作80小时,实在是惨无人道。”亨利微微皱眉,担忧地说道。
“以前或许是这样,但现在孩子们也能操作一些简单的机器了。工厂主们肯定会坚决反对缩短孩子们的工作时间。”查尔斯分析道。
“这就是现在托利党的立场吗?”亨利追问道。
“不,党内也有少数人支持规范劳动时间。但大多数人己经决定反对这项法案。”查尔斯解释道。
“是因为工厂主们反对吗?”
“不仅如此,他们认为政府对劳动力市场的过度干预,从长远来看,可能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副作用。政府的干预会导致工厂运营陷入混乱,阻碍产业发展,进而影响当前的经济增长。反正他们觉得,放任市场自由发展,最终会自行达到最佳平衡状态。”查尔斯详细阐述了托利党多数人的观点。
这完全就是典型的那个时代保守阶层的逻辑。
要是亚当·斯密看到自己的“看不见的手”理论被如此歪曲利用,恐怕真会气得从坟墓里跳出来。
但这就是现实,这些人并非本质上坏到极点或者愚蠢至极才持有这样的主张。
毕竟,过度压榨劳动力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这在现代也是可以通过客观数据验证的。
生产力、长期医疗成本、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社会稳定等诸多因素,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然而,在当前这个时代,受限于分析手段与认知水平,要全面、深入地剖析这些因素,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让工厂主们仅凭个人之力,去考虑对整个经济的长远影响,显然不太现实。
然而,对于大致了解未来走向的亨利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绝佳机会。
他本就渴望在逐渐衰落的托利党内扩大自身影响力,同时也急需一些能够吸引民众目光的手段,如今,机会竟主动送上门来。
这哪里仅仅是个机会,分明是助力查尔斯和迪斯雷利在托利党站稳脚跟的天赐良机。
“查尔斯,你信得过我吗?”亨利目光坚定地看着查尔斯,认真问道。
“那当然,我对你绝对信任。要是让我说出这世上最信任的三个人,你肯定是其中之一。”查尔斯毫不犹豫地回答道,眼神中充满了真诚。
“那就请你继续毫无保留地相信我,这次也像以往一样,跟着我一起行动。”亨利语气坚定,信心十足。
“哦?看来你又有什么绝妙计划了。我可太期待了,快说说,你是怎么想的?”查尔斯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亨利的想法。
查尔
斯满心期待着亨利能想出破坏调查委员会的妙计,然而,亨利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大为震惊。
“请你在议会发表演讲,阐述工厂法应该通过的正当性。我会负责拉拢支持你的同僚。”亨利一字一顿地说道。
“好啊!让辉格党那些家伙瞧瞧……呃?你说什么?支持演讲?”查尔斯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思议地看着亨利,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要顺势而为,而非逆势而行。
不懂这个道理的人,注定会最先被时代的浪潮所淘汰,而亨利,显然深谙此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