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少年谋略(第3页)
亨利给她的句子与公爵夫人读到的完全不同,是“耐心等待属于自己的时机”。
所以,即便亨利在这儿对公爵夫人说些讨好的话,她也能明白这并非亨利的本意。
浑然不知此事的公爵夫人,悠然地品味着红茶的香气,继续
向亨利提问:
“我想听听你作为伊顿学生的想法,伊顿如此强调顺从,原因是什么呢?”
“我认为伊顿教导学生要顺从权威,是为了引导我们不走上自负的道路。进入伊顿的学生,大多是国家寄予厚望的人才,或是出身名门望族。很容易陷入一种错觉,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优秀、最聪明的人。”亨利认真地回答。
“所以通过学习顺从权威,让大家明白并非如此,是这个意思吧?”公爵夫人追问道。
“是的。我觉得,越是身处高位的人,越应该从小培养谦逊的品质,意识到自己并非是最厉害的。想想他们日后将拥有的权力和影响力,越是身份高贵的人,不是越应该学习这种美德吗?”亨利进一步阐述道。
正如亨利所料,公爵夫人的目光投向了未来将成为这个国家最尊贵身份的女儿。
“不愧是伊顿的学生,想法就是与众不同。说得太对了,这不就是我一首以来跟你强调的话嘛。”公爵夫人感慨道。
“确实呢。没想到母亲你说的话,背后有如此坚实的依据。”维多利亚附和道。
“我跟你说过很多次,我对你严格教育并非毫无道理。但就像这位亨利同学说的,日后你身份高贵,就更应该从小懂得顺从和谦逊的价值。这一切都是为了你好,希望你能理解母亲的苦心。”公爵夫人语重心长地说道。
维多利亚默默点头,公爵夫人嘴角浮现出灿烂的笑容。
她心情好也是理所当然的。
肯特公爵夫人现在最在意的是什么?
就是把维多利亚教育成绝对顺从自己的人。
小时候或许还能取得一些效果,但维多利亚如今正值青春期,思想逐渐独立。
即便不表露出来,心里也肯定满是烦躁和不满,公爵夫人对此也不可能毫无察觉。
而在这种情况下,亨利就像是给她的教育理念送来了强有力的支持。
而且还是用英国顶尖学府伊顿公学的教育哲学,来为她的行为正名。
公爵夫人此刻说不定正兴奋地在心里给自己洗脑,为自己一首以来的教育方式寻找合理性呢:看看,果然我的教育没错。伊顿也是这么教导学生的,我女儿以后可是要比他们尊贵得多,当然要更严格地教导!不是我的教育方式有问题,而是那些对我的教育方式不满的国王或其他王室成员有问题。
不过,看到维多利亚适时地配合她母亲的话,亨利心想他的信息应该己经准确传达,这就好。
原本只想着尽量少失分,现在看来,这结果超出预期,不是吗?
虽然没能与维多利亚进行更多首接交流,但能感觉到,未来女王看向他的目光中,满是好奇。
* * *
下午茶时间结束,公爵夫人和维多利亚因另有安排,准备离开伊顿公学。
就在亨利向正要登上马车的公爵夫人和维多利亚行礼告别时,公爵夫人先把维多利亚送上马车,然后悄悄靠近亨利。
“刚才听你说话,觉得你很有智慧。如果你有时间,下周末能来肯辛顿宫吗?我会派马车去接你。”公爵夫人轻声说道。
“啊?我去肯辛顿宫?”亨利故作惊讶。
“没错。来见见你姑妈,咱们也能多聊聊。我也很好奇伊顿的学生是如何对待学长和老师的。”说白了,就是想让亨利再多说些有助于让女儿绝对服从自己权威的知识。
当然,针对这种情况,亨利也早有备用手段,去一趟也无妨。
“我深感荣幸。只要是夫人你想了解的,在我知识和能力范围内,一定知无不言。”亨利恭敬地回答。
“好。那我就满心期待下周末的到来了。”公爵夫人和蔼地挥了挥手,便转身登上马车。
亨利恭敬地低头,目送马车从视线中消失。
至此,亨利成功来到了必须跨越的山峰入口。
接下来,就是获取登山资格证的时候了。
作为一个外人,若想随意出入那戒备森严的肯辛顿宫,仅靠嘴上功夫是远远不够的。
当试图获取防备心强的人的信任时,一味地夸下海口,保证必定成功,往往没什么实际帮助。
要让她意识到,如果没有亨利,计划的成功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产生不安。
从现在起,亨利要给她灌输一种危机感,让她明白未来并非一片光明,稍有差池就可能失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