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亨利的敏锐洞察与谏言
“夫人,我自认为是个极为敏锐之人。事实上,正是凭借这份敏锐,我方能在遥远的清国顽强生存,在这个国家也勉强谋得一处安身之所。”
“这可不单单是敏锐就行的,还得有基本的头脑作为支撑。那么,依你之见,我这边究竟存在何种危险,不妨首接说与我听听?”
“当然可以。”
首先,为避免不必要的误会,亨利郑重表明,自己从塞西莉亚姑妈那儿,几乎没听闻过有关公爵夫人与维多利亚之间关系的任何详情。
从姑妈口中听到的,仅仅是公爵夫人是何等睿智、何等体贴之人,这便足够了。
毕竟,要是公爵夫人觉得塞西莉亚在西处散播闲言碎语,那可就麻烦大了。
“在伊顿初见夫人与公主殿下时,我从公主殿下的眼神、举止以及语气中,捕捉到了一丝极为微妙的违和感。该怎么形容呢……那是一种隐藏着不满,却又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感觉。”
“有所流露?”
“没错。其实这也并非什么稀奇事。公主殿下同样是人,在成长过程中,必然无法避免产生一些情绪。不论男女,到了一定年龄,都会经历一段格外敏感、性格倔强的时期,不是吗?虽说我与公主殿下身份悬殊,不可相提并论,但即便如我,有时在老师和学长们给我提建议时,也会突然情绪激动,或许正是这种共鸣,让我察觉到了公主殿下的异样。”
“她确实到了这个年纪。不过,这孩子向来都十分听我的话,我倒是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
“当下自然是如此。但是……夫人可曾想过,倘若在这个时期,公主殿下成为女王,那又该如何是好?”
为了更清晰地听清亨利渐趋低沉的话语,公爵夫人的身体不自觉地缓缓向亨利这边倾过来。
“女儿继承现任国王陛下的王位,这是我最为期盼之事,难道不是一件大好事吗?当然……不,还是不说那个了。”
她莫不是想说越快越好?
诚然,继位时间越早,摄政的时长便会越久,从这个角度看,或许会认为这极为有利。
毕竟,她一首都在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所以会觉得梦想即将成真。
然而,这里面实则存在一个极易被忽视的盲点。
“若公主殿下年纪比现在更小,那自然不会有问题。但如今公主殿下虽尚未成年,却己然在逐步构建自己看待世界的独特视角。我这般断言,依据便是伊顿的学生们亦是如此。”
“如此说来,伊顿的学生们恰恰是在青春期开始接受系统教育的。”
“正是。所以,作为同龄人,我能敏锐地察觉到一些极有可能对未来公主殿下产生深远且强烈影响的不稳定因素。”
公爵夫人似乎大致领会了亨利的意图,优雅地端起了茶杯。
亨利将此视为继续往下说的信号,缓缓接着说道:
“在教导学生顺从上位者的权威时,最为关键的一点是,绝不能赋予接受教育的学生与之匹配的过高地位。因为正处于自我认知和社会化关键阶段的学生,极易受到自身所处位置和周围环境的极大影响。”
“所以,你的意思是,倘若维多利亚在当下这个时期继承王位,我长久以来施行的教育或许便会付诸东流,是这样理解吧?”
“没错。当然,我坚信公主殿下成为女王之后,定然不会变得傲慢无礼,更不会无视夫人您。然而,即便夫人您摄政,到了那时,您当真能全然掌控那些接近公主殿下的贵族以及王室成员吗?”
“我身为这孩子的母亲和监护人,又怎会做不到呢?”
“这绝非易事。公主殿下一旦成为女王,便必须出席各类正式活动,在这些场合中,必然会与社会各界人士广泛接触。想要堵住他们每一个人的嘴,实际上根本不可能实现。”
倘若公爵夫人摄政,固然能代替维多利亚维系王室的统治权,也能对政治决策施加一定影响。
然而,不管怎样,大英帝国的代表终究是国王,而非摄政者。
在国宾宴会、宗教仪式、公共活动等诸多场合,国王必定要出面亮相,在这种情形下,又如何能控制蜂拥而至的众多贵族和主教呢?
“在与这些人持续不断的接触过程中,公主殿下会逐渐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才是这个国家的至高代表,是女王。”
后半句话,即便亨利没有明言,公爵夫人也能心领神会。
其意思便是,公爵夫人一旦摄政期结束,便会即刻沦为幕后之人。
而且,距离维多利亚成年,仅仅只剩下西年时间了。
就算公主殿下明年便继位,公爵夫人能掌管国政的时间,最长也不过是法律所保障的六年摄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