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亨利的合作提议(第3页)
而亨利继续往下说的声音,也渐渐带上了更多的力量,仿佛在为自己的计划注入强大的动力。
“要是你愿意,奥康奈尔先生可以尽情开展独立运动。平时你支持保守党或者辉格党任何一方都没问题。只是,当我和我的同伴们真正希望通过的法案提出来的时候,你只需投下赞成票,这样就足够了。”亨利的语气变得温和而诚恳,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仿佛在等待着奥康奈尔的回应,他的话语如同一份邀请,试图与奥康奈尔达成一种默契。
“我能在关键时刻凸显存在感,而你和你的同伴们,也能在保守党内部扩大影响力,这对咱俩
都有好处,对吧?”奥康奈尔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确认,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思考后的理解,他开始明白亨利的意图,并且意识到这对自己也有好处,他的表情变得放松了一些,嘴角微微上扬。
“你理解得太到位了。”亨利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喜悦,仿佛在为奥康奈尔的理解而感到高兴,他的声音中充满了赞赏,对奥康奈尔的敏锐洞察力表示认可。
“而且,要是在你在政界崭露头角之前,我都没能取得理想的成果,反正也到了该退休的时候,就别拖泥带水,痛痛快快地退出,你是这个意思吧?”奥康奈尔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他的眼神中透露出豁达,他己经接受了亨利的提议,并且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表达出来,他的笑容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
亨利倒没打算说得这么首白,不过这话说得也没错。
反正到时候,丹尼尔·奥康奈尔在爱尔兰积累的影响力,就会顺理成章地转移到亨利身上。
“要是按照奥康奈尔先生你的方式,没能取得成果,给我一个机会,这不是挺公平的嘛?”亨利微微点头,
“呵呵呵……看来你坚信自己能登上这个国家权力的巅峰啊。好吧,是我想错了。你确实不适合做我的接班人。虽说不知道你以后会成为首相,还是当上议院议长,但对于一个瞄准国家顶端的人来说,丹尼尔·奥康奈尔的接班人这个身份,确实没啥吸引力。但要是我拒绝你的提议,把今天的事儿全抖出去,你打算咋办?”
“你可以这么做。当然了,比起相信奥康奈尔先生你的话,辉格党更有可能觉得,一个根本算不上竞争对手的年轻学生,能有啥威胁?”
“应该是这样。不管怎么说,一个才入学两年左右的伊顿学生,就算再聪明,也没人会相信他有这么深的心机。一开始我还以为你是想依附保守党,获取他们的支持……没想到,你居然打算从内部把保守党给瓦解了。”
奥康奈尔先是带着复杂的神情,盯着亨利看了一会儿,随后爽朗地大笑起来,伸出了手。
“能有这样周全的准备和过人的胆量,我不得不认可你。虽说咱俩目标不同,但不管最后谁能成功,爱尔兰都会比现在要好。虽说挺遗憾你没法跟我怀揣同样的梦想,可只要想到有你这样的学生在为爱尔兰出力,我就觉得身上的担子轻了不少。”
“那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接受我的提议了呢?”
“没错。但前提是,就像你说的,国王陛下跟辉格党产生矛盾,而且这次的改革法案没能通过。要是这两个条件都满足,我二话不说,照你说的做。怎么样?”
“我没意见。这本就是理所当然的事儿。以后还得请你多多关照啦。”
毕竟是以必然会发生的事儿作为前提,来接受亨利的提议,这实际上,就等同于无条件答应了。
亨利握住奥康奈尔伸过来的手,脸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虽说这是个意外之喜,但最重要的是,亨利成功收获了极为宝贵的成果。
还得感谢辉格党呢,把丹尼尔·奥康奈尔送到他面前,让他有机会说服这位关键人物。
>>>
与亨利·戈尔交谈了约莫一小时后,丹尼尔·奥康奈尔依照约定,前往议会与查尔斯·格雷会面。
“哟,你可比我预想的来得晚呀。我还以为你给忘了呢。”
“哪能啊。只是谈话比我预想的时间要长了些。”
促成这次谈话的查尔斯·格雷,事先要求奥康奈尔事后告知他两人交谈的内容,奥康奈尔没有拒绝。
就好比进厕所和出厕所时,人的心境会截然不同一样,此刻奥康奈尔的状态,与去见亨利之前相比,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他来这儿的缘由,己经不再是单纯为了遵守之前的约定,而是出于亨利提出的要求。
“我很好奇了你们聊了这么久,到底都谈了些什么?”
“就是东问问西问问呗。为了弄清楚保守党打算怎么利用那孩子,我得先好好了解了解他。”
“你说得在理。那么,你觉得这孩子怎么样?我之前见过他一面,感觉是个相当聪慧的学生。”
“聪慧……”
这个表述确实没错。
可仅仅用这两个字来形容他,真的足够吗?
奥康奈尔就凭这句话,便确信格雷对亨利的真实面目,连百分之一都没看透。
“你之前说在白金汉宫见过这个学生,当时是什么感觉?我想跟我的判断对比对比。”
“嗯……他很聪明,骨子里透着股坚毅劲儿,对局势的把握能力也相当出色。但也正因为如此,他似乎比谁都清楚自己的处境。给人一种深深明白出身带来的局限,不会轻易逾越一定界限的感觉。既有些刻板,又让人觉得挺了不起的。我觉得保守党在看人这方面,还是挺有眼光的。”
出身局限?刻板?
奥康奈尔在心里对格雷的评价嗤之以鼻,脸上却点了点头。
在亨利面前,他没表露过这种想法,但实际上,他是想通过观察格雷对亨利
价值的洞察程度,来决定自己的立场。
他认为,哪怕一个人能力再强,要是不懂得隐藏实力,让对手都能看得明明白白,那就不太适合跟他合作。
然而,看到首相的评价与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相差如此之大,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我也有同感。他确实有能力,可也清楚自己的局限,不会乱来。怪不得威灵顿公爵也喜欢这学生。把他培养成一个满足于成为爱尔兰实权人物,不掺和中央政治的得力助手,不是挺容易的事儿嘛?”
“那么……你对我之前提的建议,打算咋怎么处理呢?”
“我会好好考虑的。我也强烈觉得,必须得跟某一方合作才行。”
奥康奈尔对着微笑的首相行了个礼,然后离开了议会。
他可没说谎。
他确实会认真去考虑,可也没说就一定会接受。
他说必须和某一方合作,这也是肺腑之言。
只不过,合作的对象,可不是首相伸过来的那只手罢了。
当然,他没说谎……可不知为啥,总感觉这个出身爱尔兰的小家伙,在背后偷偷谋划着什么,这种奇妙的感觉究竟是从哪儿来的呢?
但奥康奈尔很快就把这种想法抛到了脑后。
这种……不,这种协商方式,不正是大英帝国由来己久的传统嘛?
爱尔兰,也理应好好学习这种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