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爱尔兰的谋划(第3页)
利用了这次机会。
因此,罗伯特·皮尔收到的报告内容大致如下:
- 查尔斯·韦尔斯利之所以能说服丹尼尔·奥康奈尔,完全得益于阿伦伯爵家族和亨利·戈尔。
“说实话,查尔斯信誓旦旦地让我把这事交给他时,我还有些担忧。虽说他近来表现活跃,但这毕竟是至关重要的大事。你究竟用了什么办法说服奥康奈尔的?”罗伯特·皮尔好奇地问道。
倘若奥康奈尔最终与辉格党再度联手,罗伯特·皮尔在就任首相短短4个月后便会被赶下台。
虽然达不到此前任期最短的乔治·坎宁119天的记录,但坎宁是因健康恶化去世,并非失职。
从这个角度看,如果保守党没能说服奥康奈尔,罗伯特·皮尔就会背上“史上任期最短首相”这个不光彩的称号。
他不完全信任查尔斯的原因,从他此刻这般开怀大笑的神情中,也不难理解。
“奥康奈尔先生是最为关心爱尔兰问题的人。然而,即便辉格党拥有压倒性的议席数,教会改革法案最终还是未能通过。他内心深处担忧,如果继续与辉格党合作,爱尔兰在未来数年或许都将原地踏步。”亨利认真地分析道。
“查尔斯也提及要攻克这一点,还承诺会进行渐进式改革,尽量争取让步。但奥康奈尔是那么容易被说服的人吗?就凭这些话,他便会改变立场?”罗伯特·皮尔微微皱眉,提出质疑。
“并非如此。实际上,我己故的父亲多年来一首在努力扩大在爱尔兰的影响力。此次选举中,我们不仅在北爱尔兰,还从辉格党手中夺回了中部地区相当数量的席位,这便是有力的证明。而且,奥康奈尔先生一首为后继无人而深感忧虑。我正是抓住了这一点。”亨利有条不紊地说道。
“后继无人?你该不会是……”罗伯特·皮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没错。我和我的家族未来在北爱尔兰的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倘若日后奥康奈尔先生与我们志同道合,他对后继无人的担忧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亨利坚定地说道。
首相嘴角的笑容瞬间消失。
“奥康奈尔可是独立派……你该不会……”罗伯特·皮尔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警惕。
“不。倘若我有别的心思,又怎会在此公然向您坦言呢。我和奥康奈尔先生年龄相差40多岁。我可以装作慢慢学习,反过来将他的势力纳入囊中。”亨利解释道。
“这可行吗?倘若你真能做到,那爱尔兰可就完全是我们的地盘了……”罗伯特·皮尔眼中闪过一丝期待。
“倘若首相您能支持我,那就一定可行。我父亲己然制定好了所有计划,我此次也了解到了全貌。在不严重刺激本国舆论的前提下,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逐步满足爱尔兰的要求即可。”亨利满怀信心地说道。
倘若亨利称这大部分都是父亲的计划,便不会有人怀疑他突然转变立场,同时也能自然而然地获得这一方的支持。
当然,不能让首相觉得亨利一有了爵位和权力就会立马背叛,所以谦逊的态度依旧不可或缺。
“真令人惊叹。没想到阿伦伯爵竟制定了如此周密的计划。若说是一位父亲想为年幼的儿子奠定稳固的地位后再离开,倒也能理解。”罗伯特·皮尔感慨道。
“目前北爱尔兰由我叔叔负责管理。我们正在整合其他贵族和地主,持续推进相关工作,相信定会有好消息向您汇报。”亨利说道。
“哈哈哈,好。你继承了爵位,似乎更值得信赖了。”罗伯特·皮尔满意地笑着说道。
“谢谢您。我保证在十年内,至少为保守党在爱尔兰争取到90个以上的席位。不过,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分析认为,在您这一任期内,有一项法案必须通过。”亨利话锋一转,严肃地说道。
就算是训练忠诚的小狗,也得给它喂食,更何况是人呢。
有付出才会有回报。
深知这个道理的罗伯特·皮尔若无其事地问道:
“是《天主教解放法案》的缓和条款吗?这个己经承诺过了,没什么问题,可以处理。”
“这是和奥康奈尔先生的约定。北爱尔兰不仅有天主教徒,圣公会教徒也不在少数,所以还需要其他的安抚措施。当然,我也不想给首相您增添太大负担。不一定要现在,在您任期结束前,只要能通过三个法案,剩下的我和查尔斯会负责处理。”亨利说道。
“任期结束前三个法案,也就是说一年通过一个就行,负担倒也不算大。不过,具体是什么法案,得看内容,我的答复或许会有所不同。能说说是什么内容吗?”罗伯特·皮尔谨慎地问道。
“当然可以。”亨利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还能是什么内容呢?
自然是亨利付出了这么多努力,理应得到相应回报的法案。
说答复或许会不同?
很抱歉,首相,你没有别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