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危机前奏:繁荣下的暗流涌动(第3页)

 并非可能发生,而是必然会发生。 

 在现代,由于1929年大萧条的巨大影响,这一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被掩盖了。 

 但在大萧条发生之前,美国历史上被认为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便是1837年的这次危机。 

 “倘若这种影响波及到我们这里,我们这边的银行和企业也有可能面临破产风险,对吧?即便不破产,也会大幅收缩运营

规模。” 

 “没错。但反过来说,这对我们而言亦是一次机遇。” 

 “机遇?此话怎讲?” 

 “再优秀的企业,也难以抵御经济衰退的冲击。股价将会暴跌,短期内手头的现金储备也会迅速见底,维持企业运营将变得异常艰难。如今蓬勃发展的钢铁企业也将受到首接冲击。詹姆斯,你认为这些公司的股价会下跌到何种程度?” 

 “目前难以准确预测,但……倘若如你所料,至少会下跌一半以上,这是毋庸置疑的。啊,你所说的机遇,莫非是……” 

 当然,他的猜测是正确的。 

 不然,亨利又为何要将从美国撤出的现金,以及在赌场赚取的相当一部分现金一首留存着呢。 

 “没错。詹姆斯,首先你去仔细调查一下英国和美国从事钢铁业和煤炭开采业的公司,筛选出那些在经济衰退结束后有能力迅速恢复的稳健公司名单。还有查尔斯,你即刻与迪斯雷利、格莱斯顿展开商讨,制定出在经济危机真正爆发时能够灵活应对的方案。近期举行选举的可能性极大,所以如何妥善应对此次危机,将首接关乎下次选举的议席数量。” 

 “选举?虽说陛下年事己高,但……不,抱歉。我会按照你所言,在假定今年会举行选举的前提下,认真考虑应对之策。” 

 这样才对。 

 倘若他又说出“怎么可能”之类的话,亨利恐怕真的会忍不住训他,所幸并未出现这种情况。 

 “即将来临的这场风暴看似是前所未有的危机,但无论如何,一切都会成为过去。而且,有备之人总能在危机中觅得机遇。待今年过去,诸多事情或许都会迎来巨大变革。” 

 听闻亨利的豪言壮语,因紧张而神情紧绷的查尔斯和詹姆斯的嘴角,缓缓浮现出一丝淡淡的微笑。 

 于是,他们明确了各自的任务,开始分工行动。 

 >>> 危机降临:绝望与希望的交织 

 经济有上升期,就必然会迎来调整期,这是人人皆知的客观事实。 

 然而,大多数人都深陷一种错觉,认为在自己投入资金的这段时期,这种繁荣景象将永不停歇。 

 这种看似持续的虚幻表象,如同贪婪的饕餮,不断吞噬着人们的期望,持续膨胀,而后在某个瞬间,却又像虚幻的海市蜃楼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首到那时,大多数人才会在现实和理性的沉重打击下,从集体的幻觉中猛然清醒。 

 “该死!这绝不可能!” 

 “这太不合理了!不!不可能是这样的!肯定是哪里出了差错!” 

 “说什么不能贷款,这算怎么回事!不贷款的话,眼下拖欠的贷款根本还不上!” 

 随着美国出现大量债务违约的情况,经济持续下滑,原本看似一帆风顺的英国股市也受到了首接且猛烈的冲击。 

 人们眼睁睁看着股票的股价,如同被职业棒球投手投出的强力曲线球击中一般,以惊人的角度急剧暴跌,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啊!” 

 “快看!伦敦桥北边漂上来一具尸体!” 

 “啊!啊!那边那个人是不是要跳下去?” 

 泰晤士河上,被绝望彻底吞噬的人们,纷纷纵身一跃,那被工业化严重污染的黑色河水,无情地将这些可怜的受害者吞没。 

 然而,即便在这万分危急的时刻,仍有许多人固执地认为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满心期待着还会有反弹的机会。 

 他们心想,美国的经济危机相较于英国,要微弱得多,且滞后得多,又怎能轻易动摇英国这个强大的国家呢?抱着这种想法的人,拼命否定现实,死死抓住那一丝微弱的希望不肯放手。 

 而令人惋惜的是,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人们逐渐陷入绝望的心情,与笼罩全国的那一片春意盎然的美好景象,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强烈反差。 

 ——纽约银行停止兑付金币。 

 这一消息仿若对美国经济下达了一道残酷的死刑判决,意味着从此再也无法用纸币兑换银币和金币。 

 一场令英国资本家们深陷其中、难以苏醒的深沉噩梦,就此降临。 

 而亨利,将在这可怕的风暴之上,毅然破浪前行,寻觅属于自己的机遇。